第六百三十二章:李景隆下西洋(第3/3页)

原先的占城公主阿娜妮亚,还可以说是小国送来的,可这真腊公主苏丹娜,稍微知晓一点消息的都清楚,那可是太孙殿下自己看中的。

更何况最近还带着去了倭国。

李景隆的婚事当然是马皇后一手安排的,是以一直没有纳妾,本身也才一儿一女,现在突然就是有了纳妾的想法。

家里的那位,倒也不是什么母老虎,是李景隆本身不想纳妾。

在李景隆的骨子里,本身就是个文人,奉旨遨游世界啊,这样的好事怎么可以拒绝。

“既然曹国公觉得不错,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说起来,咱们老朱家的亲戚这块,也就只剩下曹国公这里了。”

“爷爷在说下西洋的时候,曾经多次提到过此事,是以在下西洋宣扬我大明国威的事情上,第一个就是想到了表兄。”

朱英笑着说道,称呼上也从曹国公转换成了私下亲戚的称呼。

当年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因为胡惟庸案的事情,见到大多开国功臣被杀,所以三番两次的上奏劝谏,让朱元璋非常生气。

因此直接被下了诏狱,后来是马皇后劝说,老朱家亲戚几十口,最后只剩下了外甥李文忠,这要是处死了,老朱家的亲戚就全没了。

李文忠的母亲是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

小时候朱佛女就经常是接济娘家,对于朱元璋也非常之好,很是疼爱。

关键是朱佛女没享到朱元璋的福气,去世的那年红巾军才起义。

爱屋及乌之下,李景隆在宫里是很吃得开的。

朱英本身不管是对朱棣还是李景隆并没有什么记恨,收归五军都督府的兵权,这是大势所趋,没有是针对李景隆的意思。

这是李景隆自己心里对号入座了。

听到表兄的称呼,李景隆当即眼神颤动,知道这是太孙不再记自己过去之事。

但他也不敢托大,当即道:“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和太孙的信任。”

朱英笑着说道:“这次下西洋,首先就是要到南洋去,允炆一直跟表兄极为亲近,这次表兄第一站便是占城,想来允炆是会非常高兴的。”

“到时候我这挑选一些京师才出的新奇玩意,表兄都给带着过去,别说我这个当大兄的心里没他。”

“南洋那边天气炎热,冬日如夏,等今年的正旦过完再行出发吧。”

“最近这段时间,表兄须得亲自去水师那边多走走熟悉。”

“若是晕船的话,可就要提前适应了。”

李景隆表示道:“多谢太孙殿下关心,臣自幼水性还算不错,能适应海上生活。”

“太孙对允炆表弟的关心,臣一定带到。”

抛开朱棣不说,其实李景隆跟朱允炆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