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姚广孝的两个徒弟(第2/3页)

其中研磨成粉是最为常见的,玉米面,马铃薯面,番薯面,吃起来味道还是真是不比小麦差到哪里去。

一口饱饭对于北元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

其实若不是活不下去,北元的大多数部落哪里会想冒着生命危险去劫掠呢。

每次出门的时候,部落的青壮十个能有两三个回都已经是很不错了。

现在能有个赚钱吃饭的地,还能是奢求什么。

外头说是不好听,好像是在给大明当工人一般。

只是能够吃上饭,那还能怎么滴。

现在几乎所有的北元各部落已经是彻底的依附在大明这条船上了,许多部落的家庭,每天就是琢磨着多生一些儿子,等长大了就送到北元雇佣协会去。

一些半大的孩子,从小都已经是在灌输怎么去北元雇佣协会里讨生活了。

历史上的难题,似乎就这么轻松的在朱英手里解决掉了。

有道是兽人永不为奴,除非是包吃包住。

当然,站在历史上的角度上来说,现在大明跟北元的和平共处,是有着相当大条件的制约。

如果朱英不在了,或是大明发生了动乱,那么往后还能有这么融洽吗,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或许以后北元撕毁盟约,还会有文人去骂曾经的大明太孙,是他给大明留下了这么巨大的隐患,养活了更多白眼狼。

亦如当年曹操因为中原汉人十室九空,所以从外引进胡人,这才有了后边五胡乱华。

在这点上,同样是争论不休褒贬不一。

似乎,现在的朱英又好像走在了曾经曹操走过的道路上。

但就如今的利弊来说,北元跟大明的和谐,更加符合高速发展的大明。

朱英有信心,让大明一直压制住北元。

如果后世子嗣真的生出了那么几个孽子,这又能有何办法,不过是尽量长一些罢了。

这天下,哪有什么永恒不变的皇朝。

朱英还年轻,倒是不需要想这些方面太多,先让大明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再说。

“真是想不到,如今的北元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当初混乱的草原,现在到处都是载歌载舞,太孙殿下是真的做了一件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姚广孝回想起自己这一路的行程,很是有些感叹。

北元雇佣协会那边下单之后,挂的可是高等级的信誉分,直接是引来了北元铁骑的接单。

没错,就是拱卫北元可汗额勒伯克的禁卫军骑兵们。

没办法啊,都得是要吃饭,哪怕是额勒伯克也是要开销不是。

即便是禁卫军,也是要接单子才能赚更多钱。

而信誉分在雇佣协会里,可是比金钱还难得的东西。

说是信誉分,其实就是一种纸钞,跟宝钞差不多,但只在雇佣行会里流传。

很多单子在承接的时候,同样是需要信誉分担保的,不然没有接单的资格。

在北元铁骑的护送下,姚广孝当然是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瓦剌这边。

瓦剌是一个民族的统称,其中大大小小有十多个部落组成。

其中为首的三个部落分别是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又以准噶尔部最为强势。

自然姚广孝先行是来到这里。

北元铁骑的到来引起了众多部落的骚动,毕竟这可是真正的草原骑兵,和一般骑马的草原牧民可大不相同。

但是身上携带的军备,就不是普通人可以相比的。

娴熟的马技更是展现出强大战力。

姚广孝来来之前,早已经是联系过了,并不是冒昧前来。

对于大明使臣,瓦剌这边也很是欢迎。

现在的大明对于瓦剌来说,可是代表着强大的军力,吃不完的粮食,用不完的钱财,本身因为隔着北元,所以瓦剌跟大明间并没有过节。

没多久,就见到一群人从蒙古包那边迎了出来。

“师父,师父!!!”

人还未到,就有响亮的喊声传了过来。

这声音让姚广孝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

近了,姚广孝顿时就认了出来,这不是自己当初安排到西域去你避难的两个徒弟,圆真和圆光吗。

在六年前。

那个时候朱英还在北平,正准备是跟着朱棣一起前往大明吊唁太子朱标。

朱棣并不知道朱英真是自己的大侄子,就想来个以假乱真,为自己成为大明储君留下条后路。

于是姚广孝就安排两个徒弟去搞了个假坟墓,作为朱英曾经便宜干爹亲生子的坟墓。

担心事情败露,尤其是被锦衣卫查询,让两个徒弟办完事情之后就离开大明到西域去了。

在通讯不发达的现在,这样的离开几乎是没有了再相见的可能。

其实朱棣早先是想弄死这两人以绝后患的,到底是姚广孝不想让跟随自己多年的徒弟如此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