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开始割韭菜的朱英(第2/3页)

并没有其他额外的开销。

也就是前期生意不好的时候,才会有所承担。

消息在草原快速传播。

所有的部族都知道,这绝对是一次发财的机会。

最主要是能够大量的减轻自己部落的负担。

仅仅是第一批,就有数万草原部族人来到大明的边关报名。

加上大明这边,将近就有五万人。

若不是严格限制卫所军户不得参与,哪怕是要更加恐怖。

还好雇佣行会并非是在城内,不然整个城池都要被挤破头了。

就算是如此,也是依旧人山人海。

现在开设的点,也就三个地方,是从先前的一些旧的军营进行改造,地方还算是足够的宽敞。

单单筛选工作,可能就是半个月去了。

主要还是地级终身制的热情。

哪怕是一些在部族地位不错的,都有很强的心思。

朱英为了刺激雇佣行会,还特地搞了个潜力榜。

按照信用数值进行总排名。

每年进行一次排名结算。

而在排名前百的,可以享受第二年的地级信用待遇,也就意味着免除一年在行会的开销。

可谓是把所有的藏龙卧虎,全部都给拉扯出来了。

……

“殿下,现在雇佣行会的热情很是高涨,不仅仅是百姓之间,就是许多商会,也都在联合请愿。”

“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商会家族们,更是多次找到老奴商讨,想要能够在江南地区也成立雇佣行会。”

坤宁宫里。

张伯正在向朱英汇报关于最近的商会的情况。

虽说目前的群英商会已经化整为零,主要受到地方官府的管辖和统筹,但是在这其中的管理巡查上。

依旧是有以张伯为首的一些元老级人物,进行大范围的监察。

每个地方商会的详细统筹,都会按照先前的要求进行一份备案。

这里头效益太高,如果有贪心的知县,可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等抓到人的时候,可能就比较晚了。

所以目前散落在地方的商会,是受到双重监察的。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造成过量的损失。

而在其中,张伯这些人也扮演着商盟的性质,负责维系一些相对来说具有引导性的工作和安排。

比如对走私的打击,对偷税漏税的查处等等。

在这其中,并非所有的大家族,都有足够的人手来实行对于自家船队的保护。

随便召集的人员,在这茫茫大海之上,也不见得安全。

雇佣行会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很大的希望,目前来说朱英的信誉是非常之高的,有太孙殿下背书,大家都很是相信。

自然也想要有这样的平台。

朱英点点头,回道:“雇佣行会可以在江南成立,但是没必要动作这么快,你可以先把风声放出去。”

“目前咱们内帑的钱财有些紧缺了,给予各地的扶持力度太大,尤其是在修路修桥这块。”

“雇佣行会是个不错的捞钱法子,江南大户多,每个行会点放出去一点干股进行拍卖,把价格抬起来,每成分三百股,一股至少十万起拍。”

张伯闻言有些口干舌燥。

东家这胃口也太大了吧。

按照江南这边的情况,至少要开设几十家雇佣行会,而一个行会一成股,便就等于最低三千万宝钞。

如果每家都放出去两成干股,那不是随随便便十数千千万宝钞,这也太夸张了一点。

“殿下,这般会不会过多了。”

张伯迟疑了片刻询问道。

十几亿宝钞啊。

大明现在岁入都没能破亿呢,朱英这一出手,就得是捞出十几亿宝钞出来。

况且这雇佣行会才开始,回本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这买卖,分红根本是没戏呢。

朱英笑了笑,道:“这可不是做什么买卖。”

“这是一张门票,没有这张门票,是没有办法真正的加入进来。”

“十万不多,他们求的只是一个可能会有的身份,并不会说对分红有所指望。”

“现在北元雇佣行会的形势一般大好,无疑是会把这个门票的价格给抬高,我把门槛抬到十万这个数,大致也是差不多了,并不会多出很多。”

“还是老样子,先放风声,然后把钱收了,再慢慢去开吧。”

在捞钱的手段上,当今这世道,朱英说第一,就没有人敢说第二。

风险嘛,当然是要留给别人的呀,作为大明太孙,都不用亲自下场,一点小道消息就能让人趋之若莺。

江南富户多,割一波韭菜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这刀也落不到百姓的身上。

别说拿出十万宝钞,哪怕是数千宝钞的,那还能叫百姓?

即便是生活逐渐的在变好,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十几贯宝钞都是一笔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