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四处奔走的吕氏(第3/4页)

听到这话,吕氏笑着点头。

终于是让她寻到了机会,把黄子澄给说服了。

只要黄子澄答应,那么太孙殿下那里,大概是不会阻拦的。

……

曹国公府。

李景隆也没想到在这个时间点上,朱允炆会亲自上门。

不过既然来了,李景隆当然是要好生招待,不管怎么说,李景隆对于朱允炆也是有感情的。

对于这个自小就粘着自己的表弟,李景隆只是觉得有几分可惜。

本来都已经是要当储君太孙,结果朱英的横空出世,硬生生把这个位置给夺走了。

这都已经是册封的太孙了,却半点声响也无,朝廷上都没什么动静,就这么没了。

朱允炆也不好直接开口。

聊天左顾而言他,话都到了嘴边,却不知道怎么来说。

李景隆何等聪慧,很快就从朱允炆吞吞吐吐的感觉中,察觉到其来意。

心中权衡思量一番后,便就率先说道:“高炽最近要去倭国了,这边开春,我听说允炆也定了占城,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发呢。”

朱允炆松了口气,表哥先说就藩的事情,他再接话就没那么尴尬了,于是道:“我这边开春后也差不多了,占城那边大兄还没有去令旨,应该就是最近的事情了。”

“等令旨抵达占城回转后,我便当是出发了。”

朱英要在占城圈地划藩,当然还是要跟占城使者沟通一下的。

目前以大明的强盛,哪怕是占城王室有些不愿意,那也是没办法拒绝的事情,只是要先把藩地范围给确定出来。

具体的一些事情,已经通传了占城使者,大约一个月左右,应该就是朱允炆就藩的时候了。

李景隆点点头,直接提出道:“允炆此番去占城,往后咱们见面的机会就少很多了。”

“占城那地方,其实也不错,和大明相距不远,还有海贸往来,听说风景极佳,表弟去了后,可不要忘记了我,有什么好东西,记得给我送一些过来。”

“只是这占城毕竟人生地不熟,表弟这番前去,可是寻好了藩国官员,武将。”

“这在外边不比京师,可是要多做准备才是。”

“若是有什么表哥可以帮忙的,必然不会推辞。”

朱允炆顿了顿,便就顺着说道:“武将这块,大兄许诺了我,让我可以带上一些自京师军事学院毕业的将领过去,还会安排不少精锐前往。”

“唯独是在文官这块,目前愿意跟着去的不多,今日过来,我便是想着看能不能请表哥帮忙。”

这些李景隆早猜到了,当下说道:“表弟只管是放心,恰好表哥这里联系了一些好友,原本是说去倭国的,现在表哥跟他们去说一说,想来会有不少愿意跟着去占城。”

“如果能在内政之上帮助到表弟,那便就是他们的福气了。”

朱允炆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感动,他没想到表哥竟然是这么的帮助自己,几乎都没怎么说,就已经开口答应帮忙了。

这让朱允炆略微有些激动的说道:“有表哥帮助,允炆必然可以建设好占城藩国。”

李景隆笑着道:“占城是个好地方,若是往后我能有时间去,表弟可莫要把表哥给忘记了。”

朱允炆当即说道;“表哥能来占城,允炆自当是欢喜,怎么可能怠慢表哥。”

李景隆点头道;“好,便就等表弟这话了,给我几天时间,必然给表弟筛选出一批人才来,跟着去占城辅佐表弟。”

这还真不是客气话。

对比朱高炽和朱允炆,李景隆自然是跟朱允炆的关系更为要好。

所以说帮忙就是真帮忙。

反正现在的燕王朱棣已经可以说是长久的待在草原边关那边了,加上太孙殿下策划的草原军事基地,朱棣去燕城顶多就是养老。

手里网罗的人才,因为朱高炽的关系,也确实是有一些怨言。

朱高炽本身名声不怎么高,而且年纪太小了,加上倭国那等海岛之地,又有许多天灾,很多人都可以想到没有燕王的燕城,很难说会有扩张的意思。

如此算下来,还不如去投靠晋王或者是齐王。

以晋王和齐王的性格,想来是要不了几年,必然就会在城池上扩张,施展抱负的机会自然就会更多。

对比倭国,占城便就要繁华许多了,而且作为大明海贸第一站,往来大明更为方便,只需要不到十日功夫,就能从占城回到大明。

明白人当然都会知道如何去选择。

且作为太孙的亲弟弟,占城在安危上,肯定要比倭国安全得多。

“多谢表哥帮我,允炆定然铭记。”

朱允炆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感恩的味道。

本来李景隆一直就是他心中比较崇拜的人,现在还愿意这么的帮助自己,这就让朱允炆更加对李景隆有好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