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学堂之争(第3/3页)

倒也没再说直接抓人的事情,他想看看大孙这边,该是要如何处置。

“现在还有多少老师选择留下。”朱英问道。

“不到百人,约莫九十余人。”叶月清回道。

听到这话,朱英在心里头算了一下道:“那些已经离开的,就不用管了,回头好好算一下,按照每所学堂三名老师的标准,进行安排。”

“同时,留下来的老师,给他们的工钱翻倍,那些已经离开的,再不录用。”

说完后,朱英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把那些离开之人的户籍,送到吏部去,吏部那边,应当是知道怎么安排。”

这番话一出,相当于是直接将那些离开之人的后路全部断了。

或者对于那些人来说,求学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相当于进了大明官府的黑名单。

而有了朱英这番话,这些人连后续参加科举的资格,大致也是没有了。

朱英冷笑一声。

老虎不发威,真当是病猫了不成。

他自入宫以来,很少对人有什么脾气之类,可这并不代表朱英本身,是个良善之辈。

真要是良善之辈,他也不可能活到现在这个时候。

跟其他人的猜测差不多,现在的朱英收敛了之前的野性,包括一些后世的节操,再次返回到了身上。

是因为他是太孙,是储君,在名声上,多少需要讲究一点。

可现在,别人都已经直接强压过来了,一点动作都没有,那还叫啥。

这个太孙之位,越当越怂了?

话音落下,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好大孙,便就该当如此。”

“这些家伙,还以为暗地里做事好,人不知鬼不觉,大孙这般做,往后看谁还敢轻易行事。”

朱英这个做法,相当于蛇打七寸。

读书人读书,求学。

说得好听一点,那就一展心中抱负。

直白一点嘛,就是当官。

现在官路断了,谁还会去寒窗苦读?

甚至于那些背后怂恿之人,也不敢站出来包庇,这岂不是不打自招,找死了。

对于这些人的后果,朱英没有半分怜悯。

现在整个京师,谁不知道这群英商会,是他朱英所开,是这大明太孙所开。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在最初招聘的时候,可谓是人群汹涌,现在稍微有点问题,第一想法就是跑路?

这样的文人,要来何用。

若是国难当头,第一批投降的,可不就是他们了。

对于这种有着很强汉奸潜力的,朱英觉得,还是回乡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吧。

省得往后还要祸害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