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朱英的集资阳谋(第2/3页)

以范氏带头,几大家族相互扶持,同进同退,并提携山西其他商人一起经商。

酒楼中的范某和乔某,便是这八大晋商家族中的一员。

“范兄,你说这群英商会,是被灌了什么迷魂汤呢,怎么给开出这般高的工钱来,就不怕亏嘛,这里面的钱财,可是耗资巨大。”

“好家伙,一下子开设五个大厂,要招工两万多人,真的就是疯了吧,还给那些个泥腿子这般好的待遇,疯了,真疯了。”

“也不知道这是群英商会在京师这边负责人的意思,还是说群英商会那个神秘东家的意思。”

“我这心里,粗略的算了算,五个厂子办起来,按照他们这个方式,怕不是得要百万白银,我滴个乖乖,真好家伙。”

“这都敢做,这群英商会,做好事也不是这般做法啊。”

说到这里,乔某突然瞧了瞧四周,发现没人关注他们后,这才低头对范某小声道:“你范兄,你说这群英商会那个神秘的东家,是不是就在京师这里。”

“甚至,还极其有可能,和陛下见过,所以才会如此。不然,这怎么能说得通呢,反正我是想不明白。”

听到这话,范某立即眉头一皱,也看了看四周,然后沉声道:“乔兄,你若是找死,可不要带上我范某人,你也知道这里是京师呀。”

“可是听说过大明锦衣卫吗,那是连官员在家里说了什么私房话,都能被监听的,咱们是小小商人,轮不到锦衣卫关注,可若是被谁给偷听到了。”

“私下议论当今陛下,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乔某听到要掉脑袋,顿时变得有些慌张,对于陛下二字,再不敢提。

沉默一会后,乔某忍不住再次说道:“我看呀,这群英商会脑怕是有钱,也栽倒在京师这个大坑里呢,为他人作嫁衣。”

范某听完,也是认同般的点点头,道:“京师的水太深,到处都是强龙,咱们这次过来京师,便就不要多想,等看完大阅兵,太孙册封后,就直接回山西吧。”

“这里不属于我们,不是我等的久留之地。”

两人其实最早打算来京师的,只是到浙江那边去跑商。

晋商又被称为参商,人参是晋商的特场,浙江这边,是晋商人参的重要卖场,因为只有在浙江,人参才能卖得起价格。

对于晋商来说,普通的人参,和大白萝卜也没啥区别。

这次在路上的时候,正好听到了京师大阅兵的消息,这才特意赶了过来,想要观礼。

古往今来,大阅兵让百姓观礼,几乎从未听说过。

和两人有着相同目的,人数极为多。

可以说现在京师城门,只有进的,没几个出的。

哪怕是走,也得等几天,看完京师的大阅兵再说。

“范兄说得极是,现如今浙江那边已经谈好,我等直接回去便行,不过范兄,那帮咱排队的人,可是已经找好了。”乔某问道。

范某笑道:“放心吧,官府规定,要到后日才可排队,只能提前一天,我已经找了四个人,给咱俩排队,到时候肯定能有个好位置。”

现在的晋商八家,还不是明后世八大皇商,虽说走私的贸易也干,但对于如今的大明,还算比较忠诚。

不过商人重利轻别离,在利润面前,啥也不是。

也就是范某和乔某,因为读过几年私塾,所以对大明的好感还是很高。

得到大明太孙册封大典,大阅兵的消息后,两人立即赶来京师,就为了看看大明阅兵。

“也不知道这次群英商会,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总感觉这次的事情,没那么简单,群英商会在草原上的势力,乔兄也是知晓。”

“虽说群英商会,做事还算是有底线,但黑吃黑这样的事情,可没少干。”

“大善下面,必定有险恶用心。”

范某心中沉思了一会,突然有些感叹的说道。

乔某有些疑惑道:“都出了这般条件了,还能会是怎样,就说这工钱,那些百姓如何都亏不起来吧,还要大量招女工。”

“不管从哪个方向看,对于京师的百姓来说,都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吧。”

听着范兄的话,乔某想不明白。

以他的眼光来看,群英商会这样做,完全就是奉献自身,这般大的投资,都是造福百姓了。

虽然觉得有些傻,但心里头还是钦佩的。

为国为民这句话,担待得起。

范某轻轻摇头道:“有些事情,你还是不知道,群英商会他们有一个很独特的特点,就是不坑穷人,赚有钱人的钱。”

“你若是和他们交际多了,就会明白。在草原上的时候,因为大家都是干走私的缘故,我和他们曾经打过不少的交道,也算是熟悉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