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醒来的朱元璋(第3/3页)

“这些人,看来必须要好生整治一番才行,否则到时候大孙或许还要费上许多手脚。”

说到这里,朱元璋心中已经开始沉思起来,该要如何整治。

杀现在倒是不用杀了。

大孙的能力完全可以镇压得住,大的风浪也翻不起来,但还是需要好好打磨打磨。

思索了一番,朱元璋还是决定这件事交给大孙处理。

而后继续问道:“曹国公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这些时日,他和允炆见面次数可多。”

蒋瓛回道:“陛下,曹国公近月以来,没有和允炆殿下再见过,而且这次陛下昏厥,曹国公也没有人传告消息。”

“曹国公得到消息,当还是凉国公过去才知晓的。”

朱元璋点点头,对于李景隆他很是欣赏。

首先是外甥的儿子,也属于一家人,在忠诚上面,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模样也长得不错,天生贵胄,和他父亲,包括大多数的武将完全不同,颇有些文臣的风骨在其中。

这些年交给他的事情,练兵亦或是茶马互市都处理得不错,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朱元璋是想要着重提拔。

只是因为允炆和其的关系,朱元璋担心两人相互勾结,达成密谋,所以对于李景隆回京后,一直都是冷处理。

“景隆这孩子,咱打小就看好呀,现如今看来,也是知进退懂分寸的,很不错。允炆和景隆,都是好孩子。”

“到时候咱要跟大孙好好说说,这些自家人,也不能太过忽视了,该用还是都用。”

“明年征伐倭国的事宜,也让景隆去见识一番。”

朱元璋随口说着,不过说到倭国,倒是想起一件事情,便对蒋瓛问道:“高丽那边,不是咱大孙派过去的道衍法师,成了高丽国师,还整了十五万大军。”

“不仅仅扫荡高丽沿海倭国,还要征伐对马岛,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了。”

对于曾经朱棣麾下道衍这个人,朱元璋几乎没怎么关注过。

当初大孙对其重视的时候,他还有些疑惑。

一介和尚,有啥需要这般重视的。

现在事实证明,大孙看人的眼光是真的准,这个和尚,是真的能搞事情呀。

看目前这个架势,怕是大明还未出兵,倭国就已经被其搞得不得安宁。

蒋瓛道:“回禀陛下,目前在高丽那边,道衍法师大力造船,不过赶工出来的船只,远海怕有些不足。”

“抵达对马岛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进攻倭国本土的话,就有些力有未逮了,照臣看来,更多的可能,就是占据对马岛,而后屯兵其中。”

“主要的攻势,也应当是在明年,配合我大明大军,对倭国进行夹击之势。”

朱元璋点点头,高丽单凭一国之力出征倭国还是比较难的。

主要是因为倭国长期在海上,战船很多,而且士兵们也很是熟悉水性。

虽说现在刚刚平息,可也不是高丽能够打下来的。

“看来大孙在高丽那边,应该还另有安排,不然道衍这个和尚,十五万大军应该是撑不到明年去了。”

朱元璋战争智慧卓越,非常清楚十五万大军对高丽的负担。

没有外来支持的情况下,道衍也很难一直强行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