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栽培(第4/4页)

刘遨笑着摇头,身上的担子很重,除了修方志、编书、教学,还有一个主持科考。她来便是与祝缨商量试卷的,近年来,附近颇有些读书人对安南感兴趣,虽无经世之才,识文解字的也有一些,安南倒也不拒绝,只是要一同参加考试。

刘遨改动了考试的内容,也不考诗词歌赋,乃是实务为主。“经”的部分,在内容上作了调整。但仍保留了一些旧题目:“志同道合乃可行,这些题目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心。硬背下咱们书本,也能答一答那些题目。可一遇到这些君臣父子,有人就容易露馅儿。

虽然有些奸诈,也是无奈之举。看他们答的这些东西,我才能知道新编的书还有什么没留意到的。也好改进。”

神态颇有点刘松年的风采。

祝缨托腮,看她小得意的模样,点头道:“好。”

“那就这样定了?”

“行。”祝缨说。

刘遨收起了题目,从祝缨桌上取了个信封装起来、封好,祝缨抱着手看她忙。粘好了封口,金苗捏着封邸报快步走了过来:“姥,邸报。”

今天邸报最大的消息就是,皇帝给他的儿子们改封了。第三子封为齐王,第四子封为秦王,他第五子早死,第六子封作宋王,这三个是已经长大了的儿子,此外他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子,这次都没有封爵。

从邸报上看,这些人也没有封地,依旧是在京中。

反是之前怀疑有孕的皇后,没有听说有什么动静,不知道那个孩子是怎么了。离京城远,有时候确实不太方便,祝缨想。要让晴天多留意一下了。

将邸报交给刘遨,刘遨扫了一眼,道:“也该封爵了。我去写贺表?”

“不急,把你手上的事做完再写也不迟。别太累。”

刘遨哭笑不得:“现在倒会体恤人了。”

祝缨正色道:“当然,我一向体贴。”

刘遨总算明白,为什么祖父提起祝缨不时会露出一种切齿的神情了。她说:“好,我去干正事儿。”

封王不算大事儿,安南照旧过日子。刘遨又主持选出二十人来,先到西州学校里教导一些事项,再分到各州县为官。这其中只有两个是外来者,一个是从北而来,一个是从东而来,都带了家眷。其余依旧是安南人。

刘衍替了刘昆,祝彤回普安,一年后年又轮替了一次西关。到祝彤再次从西关下来休整时,匆匆两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安南一切如旧,并无大事发生。

直到这一日,送邸报的已经过去了,中午时分京城又来了一位信使,系着白布,过北关时被拦下。

苏晟很是狐疑,问道:“你这打扮,是什么意思?”

来人道:“陛下驾崩了。”

豁!苏晟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