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世道(第3/4页)

小赵姑娘道:“我们愿意。”她俨然是这一批人里的一个小小领袖。

祝缨将六个姑娘挨个儿看了看,小赵姑娘努力挺直了脊背,背上也冒出点汗来。祝缨是一个只存在于她们的“传说”中的人物,大家交易、发誓都用她的名,因为据说不管什么样的坏事都瞒不过她的眼,坏人逃到哪里都会被她追捕缉拿。

颈中戴着庙里求的护身符,庙是她的生祠,她对女孩子极好,爱护着女孩子。

之前庙中塑成男子的模样,既知她是女子,小赵姑娘的心里便将那个一身紫的佩刀丈夫换成了花钗大袖的雍容美人。必是柳眉凤眼、直鼻樱口、肤如凝脂。

哪知眼前这人丑是不丑,但只有肤白勉强沾边,她一身利落的窄袖袍服,束冠,佩短刀,比塑像俊,却与想象中的庙中女仙完全不搭边。

她就是一个正在考验你的长者、老师、官长,你想象中的她的样子,绝影响不到她本人。

祝缨忽然问道:“你们几个,都认识?处得还不错?”

小赵姑娘道:“是,我们是同学。”

她们的家在二十年前被祝缨迁到了县城,祝缨管这些乡绅是方便了,乡绅之间的联系也紧密了,小辈们很容易就熟络起来。她们无法进官学,但福禄风气,有钱人家的姑娘有不少也读书,姻亲们凑一凑,请个女先生给姑娘们上课,更容易处成一种亲厚的关系。

学生的性情也是各种各样,四娘与小赵姑娘就很高兴能够进山,隐隐成了小头目。

祝缨道:“好,祝锦,带她们去见大姐,准备考核吧。”

祝锦是回府之后,祝缨又从县中另选的补充随从的一个姑娘,今年十六,个头也是不高,一双大眼很是灵活,笑着对几个姑娘说:“请随我来吧。”

祝缨对赵翁等人道:“考试不过两、三天,等她们出了结果,你们也能安心回去。”

“是。”

正寒暄,杜大姐从后面跑了过来:“大人,老翁病重了!”

祝缨道:“我失陪了。”

赵翁等人忙说:“大人请。”心中有些不安。

祝缨却命赵苏:“你替我陪陪他们,祝彪,去请大姐,让小江去学里陪几个小娘子。”

“是。”

祝大早凉了,祝缨这不过是作戏。她又等了两天,等到项渔回来,报告了冷云已经动身的消息,才公开发丧。

祝府开始办丧事,讣闻也发往几个县。

赵翁等人心中惴惴,觉得这兆头实在不好,连带的,几个小姑娘考试时也更加紧张了,不知道会不会被退回去。几对父女在客馆中急得团团转,赵翁一面说:“咱们也要准备奠仪。”又推举项渔的舅舅去打探消息。

项渔的舅舅找外甥。

项渔道:“先莫去。老夫人伤心得躺下了,大娘子正在与大人说话。她们俩说体己话的时候,等闲人不敢打扰的。不过,有大娘子在,大人心情会好很多。这些人里,只有她最能开解大人。等她们俩聊完了,再求见,事情会好办一些。”

“那好,我就等你的消息啦。哎,你妹妹她们的考试……”

项渔道:“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惦记这个?只住几日,等忙过了,大娘子闲下来了,你们再来问。”

“好好!”舅舅一面答应,一面寻思着要托商人往山下送信,告知同乡,也得来上礼不是?

只盼大娘子能把大人给开解好了,可别再节外生枝。

那一边,祝缨正盘膝坐在棺材边的蒲团上,花姐半跪着烧纸。

祝缨道:“别弄那个了,等会儿我烧元宝给他。”

花姐道:“你要难过,就哭出来。”

祝缨摇了摇头:“过了劲儿了,没得哭。”

花姐小心地问道:“他最后走的时候,老糊涂了,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祝缨道:“不是为这个记恨他,也不是非得哭出来不可。他也不是老糊涂了,倒是有几分道理……”

“你!”花姐有些惊骇。

祝缨续道:“我是要想一想,我死了,这片基业要交给什么样的人才好。要开始寻觅这样的人了。我走第一步,预料不到第二步在哪里,更管不着别人怎么走,谁也不能把第二步赖我头上。可是,我总得选个有腿又愿意走的,你说是不是?”

“诶?”花姐的心情在转瞬间大起大落,一时忘了接话。有点生气,有点想打人,最终嗔了一声:“你都想好了,哪有不是的?”

祝缨伸手捏了几片纸钱也扔到火盆里化了:“没有想好。”

“啊?”花姐又担心了起来,“有什么难处么?赵大郎、青君他们都不行?大郎是你义子,又有情有义,你又让他做了你的别驾。也没有打算托付给他?这些人里,就他城府深。这个地方,没有城府是守不住的。

要说大郎年纪与你相仿,不适宜。要不就是青君,她……其实比大郎更合适些。打小看着长大的,为人也好,有点儿像你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