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雷池(第3/5页)

“无论是谁,都是同乡。”范生说。

他与张生都不是福禄县的人,但是都打算杭勤临行前再跟他约个饭,万一家里有急事不凑事,多个县丞多条路。

杭勤道:“我这几天还能住在这里。也能够出去,有什么要捎带的,我都捎带来。”

三生都说:“你忙你的正事,忙你的正事。”三生有点想与他拉关系,又有点不太想看到他的笑脸,一时左右为难。

杭勤想的却是:我得跟这两位好好打听一下梧州的讯息!别到了地方不长眼,一张口就开罪祝公!

…………

学生们演着小小的勾心斗角,祝缨面前却是一派的和谐。

她回到家里,吴家一家老小又来等着了!

小吴拿着告身回家,老吴见识多些,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赶紧让全家收拾收拾,要去祝府道谢。

小吴道:“这是个好地方?”

老吴啐了他一口:“放什么屁?大人什么时候亏待过自己人?就算是个艰难的地方,提携咱们家从被呼来呵去到有个官身,刀山油锅咱们也得为大人蹚!”

“我又没说不蹚!”

“哼!用不着蹚,那是个好地方,人好,地也好。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大理寺有个评事就是那里的人。哎哟,那里的物产好!”

“那您跟我一同去住住?”

老吴同意了:“我是得看着你一阵儿。”

小吴家里如今又多添了几个仆人,看着母亲、嫂子等人指挥着仆人忙得团团转,小吴问老吴:“爹,把侄儿给带上吧?哎,外甥就是还小,不然……”

“你侄儿带上倒是行,你得有自己人干事。”老吴也有自己的想法,小吴现在已经不是芝麻了,是个绿豆,熬上个二、三十年,怎么也能混成颗黄豆吧?多少能给老大家的儿子出点力,弄成个芝麻,九品应该行吧?

这样全家就脱出来了。

再有余力,给外孙也拉起来。他们家就算彻底起来了。

这么一想,更得跟祝大人面前好好表忠心了。

他把女儿女婿也给拖了过来。

小陶心里实在后悔,十年而已!当初看着小吴是吃苦去的三千里外烟瘴之地,现在一看,回到离京城不到一千里。接下来熬资历再熬十年能当县令了,就算熬二十年,做个县令也很划算了。

光阴一去不回还,这样的前途也是小吴肯在十年前就去福禄县才能换来的。现在再表忠心,又是十年。他就又怵了。

吴氏也有一点犹豫,一时也下不得狠心。

两口子的笑容就有一点讪讪。

那一边,丁贵也被小柳等人埋怨:“你还瞒着咱们呢?!还是不是兄弟了?”

“他跟咱们小吴大人才是兄弟哩。”

丁贵被挤兑得团团作揖,连声讨饶,场面十分的热闹。好说歹说,丁贵赔了无数的礼,又说:“我也是才知道的,真的,表哥前两天说我笨,要再教我些事儿。我还纳闷呢,我比你们也不差呀,怎么他就挑我的毛病。”

“呸。”三人啐他。

都是年轻人,过一阵儿又悻悻地和好了。表哥当官去了,你这表弟也要大人提携做官吗?我看大人不是这么偏心的人吧?

四个闹作一团,那边祝缨对吴家人道:“当年我南下,也是老吴你肯捧场,让小吴跟着我走。”

老吴又是一通马屁:“大人从来不亏待自己人,打从在大理寺起咱们就知道了的!”接着是训斥小吴,“就算做了官,离了大人眼前,也不能忘了大人的恩德。”

场面十分感人。

老吴表完忠心,祝缨又送了小吴两匹料子裁新官服,让他新模新样的去上任。从明天起,小吴就回家去打点行装,准备赴任的事务,不在她面前听差了。

丁贵正式接手了小吴之前的一些活计,众人只能扼腕。

祝缨让小黄帮同丁贵留在家里,将事务再理一理,自己带人去了王云鹤府上,催稿。

…………

王云鹤府上今天没有什么客人,这让祝缨有点诧异。

这个时间,刺史们要陆续回去了,都要来辞行。

王云鹤是出了名的能干,且不会傲慢无礼。刺史、别驾这样的人来拜访,他都会见。当天满额了,依次排下去,也都是要见一见的。门上也应该很热闹才对。

见他得预约,但是祝缨能插队。

队都不用插,就很奇怪了。

门上管事笑着说:“刘老先生来了,相公特意将今天腾出来与他说话。二位有好些日子没能尽情谈禅了。”

祝缨才明白原委,便说:“那我就不打扰了。请将名帖转呈相公。”

赵振赶紧拿出帖子来,他有点小失望,还以为今天也能顺利进府的。

祝缨道:“拿笔来。”

荆生赶紧取出笔墨,门房又给添了点水进砚台。

祝缨在帖子上写了几句,找王云鹤催稿。王云鹤答应给她的识字课本再写个序的,她要离开了,王云鹤得交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