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师傅(第2/6页)

祝缨踱过去,唐师傅忙站了起来,一桌子碗筷叮叮当当,他们都不敢坐着了。祝缨道:“你们吃,不够再添,干活总要吃饭的。”

二徒弟露出个笑来,看一眼师傅,又不敢笑了。唐师傅叹气,他收大徒弟,是因为自己无儿无女,觉得大徒弟像自己。收二徒弟,是因为发现自己和大徒弟有一个不足——体力不太够,二徒弟长得壮。这长得壮的人他吃得也多啊!饿着了,他就出不了力,吃饱了,又太费粮。

祝缨见自己在这儿他们也不能安心吃,就说:“再上菜。”又指白直那桌,也让继续补饭菜,转了一圈才踱走。祝缨转回自己房里,对项乐道:“我看这几个人有些不对,你留意打听一下,他们为何不情不愿。是徭役太多,还是路途太远?亦或是别有牵挂?”

项乐得令,也暗中留意师徒四人。

唐师傅虽然唉声叹气,到祝缨面前又不叹气了,他不敢在官员面前摆谱儿。大徒弟叹过一回之后,又便劝他:“师傅,也不用咱们自己走,这位府君不是刻薄人。我去年往福禄会馆里买橘子,那里人也不错。”谁家应付差事不是自己两条腿赶路的?旁边没人拿鞭子抽着催着就不算最糟糕。

唐师傅看了他一眼,道:“你是做糖的,又不是种橘子的!好好州城不做,到个府里去,没出息。”

小徒弟小声说:“那儿要没这个手艺,咱们过去不就是独一份儿了么?宁做鸡头,不为牛后。”

唐师傅道:“你还会拽文呢?”

小徒弟不敢说话了。

然后就是发牢骚,二徒弟也说给官府当差不自由。

项乐听得分明,回来向祝缨如此这般一说,唐师傅不愿意离开州城,嫌弃南府不能施展不想应付差事等等。

祝缨一想,可不,她要是在一个地方一个行当里干到了顶尖,一下儿给她弄到个小地方……那她还挺想去看看自己能干出点儿啥来的。她说:“知道了。你只当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看着他,别叫他走失就行。”

项乐道:“是。”

从州城往府城的路比去福禄县又近不少,祝缨一行人很快到了府城,她让项乐将唐师傅等人带去安置。府衙手里的空房还有一处,就让他们先住着了。

接着,她又叮嘱关县令等人麦收之后做好统计,春耕之前到府衙里来汇报,明年再安排春耕事宜。如果在春耕之前,唐师傅他们能拿出本事来,则春耕的时候,她就得将全府的土地用途再做一个划分,留多少种粮食能够保证本府的口粮,又能弄出多少土地用来种甘蔗制糖——这个先不告诉他们。

她想过了,凡事,就怕摊子大,只要摊子大管理得当,成本就会显著降低、效率也会大幅提高。遇到天灾人祸,也是大户更能撑下去,这个道理从卖橘子、修路、挖渠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中都可以印证。

与此同时,她也要再从南平、河东两县的土财主手里再抠出一批隐田隐户出来!

关、莫二人以前就是听她招呼的,郭、王二人则是以前被鲁刺史“安排”过,对她话适应良好,皆无异议。

继而处理一下她离开之后的府衙事务,并无大事。她离开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下半月了,回来都快过年了,李司法那里地痞流氓已抓完了一波了,王司功那儿,官吏等今天的考语都写好了,就等她过目。

祝缨先看李司法的卷宗,该打的打、该罚的罚,扣着的也有几个,扣着在牢里他们的家人反而能过个安心年。王司功写的考语也都差不多,一般而言,表现得顶尖的与极差的都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混个中等、中下。小吴、祁泰、彭司士等处是对账封账,只有张司兵那儿过年也不能松懈,大门该看还是得看。

祝缨又核对了一番账目,府衙今年收益尚可,比之往年盈余更多。祝缨道:“唔,不错!”她已给了本府官吏涨了薪俸,到了过年就又给他们添置了些年货,主要是一些熏肉之类。另再支出一笔钱来,乃是慰问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支出,将安置制糖师傅的钱粮也算到这一笔内。

牛金见了,心道:大人果然如传说中的一般厚待下人。

……

胡师姐押着从州城采购来的东西到了后衙,花姐等人又开始清点。年底办货都会贵一点,祝缨倒是越来越不在乎了,她更在意自己亲自逛街砍价这件事。且有些货物还是得新的更好。

祝缨一边帮花姐点货,一边说:“她们过年回家,咱们家里还忙得过来么?”

花姐道:“使得。她们几个做好了饭菜再走,要吃的时候咱们热一热就得。天儿冷,放两天也坏不了。以往咱们过年不也是这么过的么?等吃完了,她们又回来了。三娘几个又都要回家过年,吃饭的人也少了些。就这几天,衣裳也不用洗,就扫个地、烧个水的,我同杜大姐也干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