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论道(第2/3页)

“仙缘咱们就别想了,但结人缘、结鬼缘还是可以的。”陈友对桃木剑吹了口气,比在眼前看了看,察觉有些不对称,于是继续削。

“总之呢,修道之人可以不会炼丹,可以不会画符,甚至拜神捉鬼一概不通都没事,但一定不能不诵经!”

“你知道为什么你见了黑影鬼或厉鬼,立马就被拉入幻境,但我却很少受影响,即使是受了影响,也马上就能堪破吗?”

“莫非就是因为诵经?”苏乙问道。

“对咯!”陈友笑呵呵挥舞了一下手中桃木剑,放下小刀,“我常诵道经,自然天星照耀,万邪避忌,鬼魅魍魉的虚幻之术,根本动摇不了我的本性之灵。常诵经书,可以洗净红尘浊气,可以智慧明净,总之好处很多的。”

“那友哥每天诵经几个小时?”苏乙好奇问道。

陈友表情一滞,笑容淡了几分。

“每年算下来,还是有个四五次的。”陈友淡淡道,“你可别学我,我这是懒。”

苏乙点点头,把叉烧包往陈友面前一推:“先吃饭,咱们边吃边聊。”

“好!”陈友可不客气,搓了搓手,拿起一个叉烧包就大快朵颐起来。

两人一边吃,一边把话题重新引到了“超度”上面。

“本来超度步骤是很复杂的,因为一般超度是为了让亡灵消除业障,早归地府。”陈友道,“我们得提前七天斋戒,提前三天开阴坛阳坛,既要拜神,也要祭鬼,还要净坛,准备亡灵牌位、贡品、香烛等等,一样都不能少,更不能马虎。”

“然后,才是诵经超度。咱们这一门超度诵经,一般是《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丰都灭罪经》和《太乙救苦天尊说拨度酆都血湖妙经》这三部,如果没有女亡灵,后面这部也不用念。”

“诵经最短三天,最长不超过七七四十九天,主要看亡灵的业力薄厚多寡。”

“诵经也不能一直念,因为你诵经,对亡灵来说就如烈火烹油,业力燃烧,苦不堪言。要视亡灵的状况,念念停停。停下来的时候,还要施食化宝,减轻亡灵痛苦,恢复它的灵体……”

“除此之外,还要打发各路孤魂野鬼,免得它们胡争乱抢,甚至破坏法事。”

“不过,咱们这次超度,各路孤魂野鬼躲都来不及,肯定不会往跟前凑的。”

“而且咱们也没那么复杂,一会儿开坛后,你我只管诵经,消除业力,不用管那两只水鬼撑不撑得住。”

“若是它们撑得住业力反噬,那当然最好,我们积阴德,它们消除业力下地府,皆大欢喜。若是它们撑不住……呵呵,我们降妖除魔,它们罪有应得。”

苏乙听得连连点头,问道:“友哥,诵经时要注意什么吗?”

“很简单的,待会儿我怎么做,你怎么做。”陈友道,“你只要跟着我念就可以,我念一句,你念一句,不要分神,也不要加字减字。若是跟不上、没听见或者记不住,那就略过这一句。”

“我让你跟我一起诵经,一是这份功德你也有份;二是这法阵之中的灵力、业力最为汹涌,你提前多加感应,对你以后制符、布阵都有好处。”

苏乙听明白了,这就是大神带菜鸟,他只要打打酱油就好,没什么需要注意的,更没什么任务。

“在拜师之前,我得先问问你阿豪,你知不知道我们茅山派是什么跟脚来历?”陈友问道。

苏乙点头:“我略知一二,但只怕有些谬误,说的不对的地方,友哥担待。”

“据我所知,茅山派最早是在汉元帝时期,陕西咸阳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于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得道于茅山,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魏晋时,南岳魏夫人得道成仙,于黄庭观飞升。再后来到了南北朝时的山中宰相陶弘景……”

苏乙说到这里,陈友便摇头打断了他。

“阿豪,你说的这些,应该都是你从史书传说中看到的,这些只是表象,并非事实。”

“你既然对玄门有所了解,就应该知道,玄门又分丹鼎和符箓两派吧?”

苏乙点头:“这个我知道,咱们茅山派,就是符箓派。”

“其实哪里分什么彼此?茅山也有炼丹法,全真亦有符箓术。”陈友叹了口气,“尤其是今日末法时代,大道断绝,连鬼神都不再显迹,修道之人早就摈弃门户之见了。”

“不过你说的没错,茅山派的确是符箓派,我茅山成立之初的宗旨便是济世救民,驱邪扶正。不过在魏晋以前,茅山道士也大多隐居炼丹,以求得道长生。直到魏晋时,南岳夫人眼见世间妖邪巫鬼作乱,败军死将、乱军死兵,孤魂野鬼魑魅魍魉游放天地,行威擅福,责人庙舍,求人飨祠,扰乱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