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冬奥会(中)(第2/3页)

杞无忧成功完成了这一跳!

“好像是……1980?”解说员语气犹疑不定,“1800还是1980?应该是1980……”

区别于资格赛的沉稳,杞无忧今天的整体风格非常炫技,打破常规,而且速度非常快,这对观众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而对解说员来说,解说的难度委实不小。

大屏幕上闪出回放,震惊全场的一跳,势不可挡。

“好的,我们再看一遍回放。”解说员道。

“耶!1980!”看到杞无忧成功落地的那一刻,在候场区观赛的徐槐忍不住蹦了起来。

其他运动员和教练望着大屏幕,无不目瞪口呆,见鬼一样看着屏幕里的人。

1980是道极高的门槛,有些运动员终其一生也难以跨越。在大跳台上跳1980如今已不足为奇,但在坡面障碍技巧的赛史上,从未有人在跳台区挑战过1980的难度。就连徐槐也没有挑战过。

这种突破是赛场上最动人的瞬间之一。

“太可怕了!”Sven喃喃自语,“怎么会有人敢在跳台区跳19……”他站起来,疯狂摇晃着徐槐的肩膀,“怎么敢……”

徐槐快要被他晃晕了,推开他,耸了耸肩,“我也不敢。”

Sven故作恶狠狠地瞪徐槐,“不可能,你一定是偷偷教给了yoyo什么秘技。”

一旁的芬兰选手好奇道:“Ryan以前没有教给你吗?”

“教了呀,但是他太笨了没有学会,”徐槐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杞无忧,“只有聪明的yoyo才能学会。”

“这一跳至少得上90吧?95也有可能。”有教练猜测。

“咦,yoyo怎么没站起来?”

落地后,杞无忧滑行的速度没有降下来,他也不想刹车,继续往前滑,径直撞上终点区的围挡。

高强度的旋转令他脑子有点发晕,忽然有些耳鸣,视线也有一瞬间的模糊,坐在雪地上好半天没缓过来。

“yoyo,”直到眼前出现了一只带着滑雪手套的手,“没事吧?”

杞无忧抬起头。

“我拉你起来。”是上一位出场的昆腾,他在混采区接受完采访,就在终点区后面的空地近距离观看杞无忧比赛,看到他落地后一直坐在雪地上,有些担心,便又回到了终点区。

“没事,我就是有点……”杞无忧喘了口气,“没力气了。”他伸出手,昆腾弯腰顺势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谢谢。”杞无忧气喘匀了。

昆腾温和地朝他一笑,“恭喜你,创造了历史,接下来的两轮恐怕也很难有人超越你。”

杞无忧摘下雪镜和护脸,脸上并没有放松的表情,“分数还没出来呢。”

“哦,真的是1980,这、这……”解说员看完回放,百感交集,这让其他滑手怎么比第二轮啊……

“无忧在第一轮所展现的实力,只能用恐怖这两个字来形容,让我们来看看裁判怎么打分吧。”

杞无忧本身就是最后一个出场,他的得分将决定本轮的最终排名,再加上他这一跳的创新性,所以等待打分的时间格外漫长。

裁判们分为三组,每组负责两个分段的打分,另有三位裁判负责整体。分段与整体有不同的权重,部分占60%。整体印象分占40%,两者相加为本轮滑行的总得分。

最终,杞无忧以96.50分的高分断层第一,他是本轮唯一上90分的选手。

分数公布的这一刻,杞无忧杀死了比赛,他大杀四方,完全不给其他人留活路。

“我大胆预测一下,本场比赛应该没有人会在跳台区挑战1980了!”解说员声音高昂,充满激情。

其实他真正想说的是,应该没有人比杞无忧第一轮的分数更高了。公开训练时,他也曾到赛道上观摩训练,对每位选手的实力有所了解。

就算出现奇迹,也不可能会有人逆袭。

这也就意味着,杞无忧提前锁定了单板坡面障碍技巧项目的金牌。

一共三轮比赛,第一轮就确定了金牌得主,这是赛史上从未有过的,极其不合常理。

比赛还有两轮,半场开香槟这种行为不符合一位解说员的职业素养,也是对其他运动员的不尊重。解说员尽力平复了下激动的情绪,认真完成接下来的解说。

徐槐在候场区外等杞无忧过来,一把将朝他飞奔而来的人抱住:“跑这么快干什么,省点儿力气啊。”

杞无忧把头埋在徐槐怀里,“槐哥,你的战术成功了。”

“主要是你厉害,太棒了小杞,”徐槐摸摸他的头,“第二轮随便滑!”

这个战术十分冒险。在徐槐的预想中,如果杞无忧第一轮成功的话,金牌就直接到手了。如果出现失误,在不受伤的情况下,第二轮还可以争一争奖牌,保底是一枚铜牌,也做好了拿不到牌的打算。

Sven听到徐槐的战术,简直难以置信,直接说他是不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