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你也特别帅(第2/2页)

听完杞无忧的描述,储昱已经迫不及待,“我吃好了!现在就去试试。”

储昱和教练先去大跳台适应场地,杞无忧和徐槐吃完饭再去找他汇合。

两人来到大跳台下面时,储昱恰好从出发台滑下来,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中,经过一段距离的助滑,连带着脚下的雪板从大跳台的最高点冲出,开始在空中翻转,身形呈一道优美的弧线。

杞无忧仰头数圈:“一、二、三、四……”

还没数完,徐槐便开口:“fs1980,indy grab.”

“他……”杞无忧惊呆了,“他不是前几天才第一次成功完成1980吗,怎么这么熟练了?”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跳出一个新动作,有时候是反复打磨的结果,有时候则纯粹是出于偶然,灵光一现,连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如果想要彻底掌握技术要领,做到驾轻就熟,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来巩固完善。比如徐槐就曾在比赛中偶然跳出2340,这是单板大跳台历史上第一个成功落地的外转六周半的动作,令无数人为之震惊,但他此后却再也没有在赛场上完成过这一动作。

而储昱的1980,前两天才第一次落地成功,今天就又能成功落地,这本身就很不可思议了,更何况他的完成质量还很高。以前一直听徐槐说储昱是天赋型选手,过去的几次同场竞技,储昱在赛场上的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这是第一次,杞无忧对他的天赋有了实实在在的认知,不禁刮目相看。

最关键的是,储昱以前从未在斯廷博特训练过,他对于场地的适应能力也是非比寻常的强。

“你不觉得这个跳台的高度有问题吗?”杞无忧问他。

“不觉得啊,我在瑞士的训练跳台高度就和这个一样,这个高度对我来说是最常见的。”

“而且现在的比赛场地要比以前标准多啦,你刚练滑雪没几年,好像没有滑过特别差的大跳台吧?”储昱一副过来人的口吻,“我以前在世界各地训练,还滑过很多没有吊舱的大跳台呢,几十层楼那么高,需要自己靠双脚爬到最上面的出发台,等爬到了,人也快没有力气了……Ryan,你还记得吧?我们有次在意大利训练,爬上大跳台之后要休息半小时再跳。”

储昱的话勾起了徐槐的思绪,他点点头:“记得。”

储昱回忆了一下,又说:“北京首钢的大跳台是我滑过的最好的跳台。”

“嗯,”徐槐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设施的确是最完善的,高度远度足够,雪质也很棒。”

“等比完赛,我们可以在首钢训练,那里才是冬奥会的主赛场,”储昱又望向杞无忧,嘿嘿一笑,“yoyo,我刚才是不是很帅?”

“很帅,”杞无忧把刚才的夸奖又重复了一遍,刻意加重音,显得诚恳了不少,“特别棒。”

储昱咧开嘴:“你也特别帅,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晋级!”

杞无忧:“嗯。”他也很希望两个人都能站在领奖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