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爱你(第2/3页)

他们都同样深受徐槐影响,Sven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

在这场比赛中,Sven凭借着第一轮的Backside1800与第二轮如有神助的Frontside2160碾压式夺冠。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他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完成2160。

“抓板动作很帅,”杞无忧不由得赞叹,他看向徐槐,向他确认道,“Sven是第三个在正式比赛里跳2160的单板滑手吧?”

“是的。”徐槐点头,“他这个赛季的进步很大。”

从滑手们发布的训练视频中,徐槐得知,Sven和今井野都陆续在训练时成功跳出了2160,Sven更是在前两天的洲际杯比赛中超水平发挥完成了这一动作,成为单板滑雪史上继徐槐和昆腾之后又一个在正式比赛中完成这一动作的人。

尽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但位于国际雪联积分榜中上游的滑手们还是在这两个赛季中有十分明显的进步。大家为了尽可能多的刷积分,只要比赛如期举办且条件允许的话就会去想方设法参加。

而杞无忧几乎一整年没有参加过国际赛事,就连上雪的机会都很少,之前已经练得很熟的反脚内转1800,现在还会出现落地不稳的情况。别人都在进步,只有他不进反退。也正是考虑到这一方面,徐槐才会更加坚定地想让杞无忧来挪威,亲自指导他训练。

短暂的休息过后,下午两点,他们来到大跳台训练。杞无忧先试跳了几次熟悉场地,再逐渐增加难度。

徐槐滑着雪板跟在他身后录制视频。由于身高体重变化,杞无忧起跳时的速度、力量都会较之前有所偏差。

这点细微的差别其实很难用肉眼发现,但给运动员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忽略的。运动员飞出跳台后,身体旋转的轴线会随着偏差产生偏离,从而导致落地位置、方位与预判不符,失去平衡。前面的基础性动作还好,越到后面就越吃力,虽然没有摔倒,但总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瑕疵。

徐槐找出问题,帮助杞无忧调整。

两人在训练时说的话不多,交流主要集中在训练后的复盘分析。

徐槐对杞无忧在大跳台上的表现似乎并不满意,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夸奖鼓励。

“小杞。”

他以前从来没有批评过杞无忧,然而这次却说:

“这一年的时间里,你的对手都进步了,只有你还停留在原地。”

杞无忧垂着头没有作声。

“你现在的状态,”徐槐抬起眼,盯着他的头顶,“比我想象中还要糟糕。”

杞无忧脸色唰的一下白了,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我会努力的。”

语气平缓,不辨情绪,但徐槐听得出难以掩饰的失落,一时间又有些抱歉,毕竟他知道自己带给杞无忧的影响不是一星半点。

“可能是我有点心急了,”徐槐又补充道,“你不要难过,这只是暂时的。”

“嗯。”杞无忧低低地应了声。

平日里训练,教练们在他状态不好、退步明显的时候也会批评他,杞无忧同样会失落并且反思自己,然而这些根本算不上严厉的话经由徐槐说出来,他却真真切切地感觉到百倍的难过。尽管和队里其他教练相比,徐槐的说话方式已经很委婉很温柔了。

徐槐还知道,杞无忧在国内时还在其他教练的帮助下钻研新动作,想要检查一下他这半年以来的成果,但考虑到今天他已经滑了一天,体力消耗比较大,于是就决定留到第二天再检查。

之前在训练视频中看到,杞无忧在练习换手抓板。

换手抓板是最能体现滑手风格与水平的动作之一。在滑行过程中,滑手需要将一只手从雪板边缘的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空中旋转的方向与姿势都会随着抓板方式的改变而有所变化,滑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能力,充分发挥创造力,做出有自己风格特征的组合动作。

杞无忧练习时最常跳的组合动作是正脚外转1800接横跨换手抓板。

从出发区俯冲而下,助滑起跳,两道身影一前一后,劈开迅疾的风。

徐槐紧跟在杞无忧后面。

只见他在飞出跳台的瞬间,肩部、腰腹拧转发力,带动雪板飞舞旋转。

高高的跳台上扬起雪尘。

杞无忧向斜前方倾斜,前手从滑雪板的板头移到板尾,同时脚踝用力,前脚向上弯曲,脚跟向外侧翻,后手抓住单板的板头,完成双手之间的横跨。

一个清晰漂亮的横跨换手抓板。

很好!

这个动作的完成度还是很棒的。徐槐暗道。

要想在短时间内精准而又流畅地完成这个动作,需要非常灵活的躯干力量和敏锐的反应力,同时还需要足够的核心控制力,才能在换手抓板的同时使空中的转体空翻动作不受到影响。

杞无忧这段时间所付出的努力不少于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