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我忍不住(第2/3页)

如果可以的话,应该会当滑雪教练吧,像徐槐那样。杞无忧想。不过以他的性格,大概会是一位十分严苛、不近人情的教练,不怎么受队员欢迎。

“你想报北大是吧,什么专业?”

杞无忧:“体育。”

八成是连北大有哪些专业都还不知道。

“……”领队头疼道,“你现在,拿出手机,打开官网招生简章,看看北大都有哪些体育专业。”

“哦。”杞无忧依他所言,打开官网看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体育产业管理,就这个吧。”

领队失语片刻,“这是管理学不是体育学。”

“是吗?”杞无忧有点惊讶,又搜了一下这个专业,“我看简介还挺感兴趣的。”

“我觉得你可以回去再好好考虑考虑。”

“……好吧。”

听领队的意思好像不太支持他报这个专业,也许有自己的考虑吧。

出了办公室,杞无忧给茅邈发了条信息,问他身边有没有人学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想了解一下。

茅邈回语音:“应该是管理学院的吧?我不认识这个院儿的人,回来问问去。”

得知杞无忧报的就是这个专业,茅邈大喜过望:“那感情好啊!你努努力,以后当体育总局局长。到时候我也不练散打了,去给你当司机。”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就盲目支持。

“有病啊,”杞无忧笑骂,“你倒是不忘初心。”

他听茅叔叔讲过这件趣事。茅邈还没上学的时候就梦想成为一名司机,因为他爸爸是开旅游专线的公交司机,茅邈小时候经常坐着他的车去玩,身后一车人,他觉得很酷。

他把这个梦想写进作文里,被他爸爸看到,骂他就这点出息,于是他又改口说不当司机了,要去少林寺当和尚。当和尚的梦想也算实现了吧,当司机的陈年旧梦又冒出头来。

杞无忧觉得好笑之余,又有点怅然,因为他发现自己小时候好像就从来没有过什么梦想。失神地想了好一会儿,也不记得那时有没有幻想过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了。

很少有人像他这样长大了才真正拥有梦想吧,梦想的形状逐渐变得清晰,真实可感,他正在努力一点点把轻飘飘的梦抓在手里。

手机铃声响起的时候徐槐正在小花园浇花。

花园里种了满地的郁金香,午后,从云间倾泻下来的太阳光照得粉色花瓣近乎透明。

窗台上放着一台老式唱片机,圆盘唱片飞转,发出的声音被手机铃声压住。

“喂,小杞。”

杞无忧并不是每天都打电话过来,但徐槐已经习惯了每隔三四天的这个时间段把手头的事情先放一放。

杞无忧给他打电话也没什么要紧事,就是睡前聊聊天,话题也都围绕着训练和生活,最多不过十来分钟。徐槐对训练很感兴趣,有时候还想多聊一会儿,杞无忧却说很守时地要睡觉了。

今天也是这样,聊了聊训练,杞无忧又顺口问了句音响里放的是什么歌。

徐槐就告诉他,不是音响,是朋友送的唱片机,接着说:“Puff the magic dragon,是一首很可爱的歌,讲一只小神龙和人类的故事。”

旋律很轻快,适合在乡村的春日午后听。

“好听。”杞无忧说。

徐槐笑道:“这首歌的年龄比你还要大呢。”

“那也是一首成年歌了,”杞无忧顿了顿,“槐哥,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以后会从事什么工作?”

徐槐视线移向花园一角的那株玫瑰。玫瑰还没有完全盛开,有些已经含苞待放,有些还只有小小一株花骨朵。

“让我想想啊。”他伸手轻轻拨了拨那株花骨朵。

徐槐十八岁时,除了滑雪,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在忙——和阿卡塞尔打官司。那是他状态比较糟糕的一段时间,被官司搞得焦头烂额,甚至一度生出放弃的念头,那些本该属于他的和不应该强加给他的东西都不想要了。

“我那时候想出家。”徐槐认真地说。

开庭前的某天陪妈妈去参加一个国际文化交流论坛,偶然认识了一位讲佛法的僧人。受徐吟秋影响,他对中国的佛教文化很有兴趣,僧人的话带给他启发,好像窥得人生新境界。

“后来读大学选专业的时候也完全是一时兴起,去了东亚系研究宗教,虽然好像完全没有什么用处,但我学得很开心。所以有时候不用有太多顾虑,选择喜欢的就好。”

徐槐用一种讲睡前故事的口吻讲给杞无忧听,声音低缓,比唱片机播放的音乐还动人。杞无忧听着徐槐的声音与唱片机里的歌声沉沉睡去。

-

两个月前,领队和徐槐提起过杞无忧要提前走保送选大学专业的事,让徐槐劝他慎重考虑,不要一时冲动。徐槐却觉得没有这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