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学乖(第2/3页)

杞鸿云忙不迭带他在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大脑和语言器官都正常。儿科医生告诉他,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因为家长陪伴少、教话少,导致小孩语言系统发育迟缓,不需要干预治疗,多多引导教他说话,以后慢慢就会好。

杞鸿云不知道,以前在村里,小孩儿没少因为说话慢而被嘲笑。同村的小孩喊他小结巴、小哑巴、小傻子,无一例外都被他揍过。

回去以后要教小孩儿说话,可杞鸿云脾气急,往往教两句就不耐烦了,和他大眼瞪小眼。

起初是杞愿一句一句地教他说话,后来隔壁家的小孩儿茅邈也加入进来,时不时地逗逗他。茅邈也和杞愿一样,自小和杞鸿云学武,还没去武校的时候,在学校里也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恶霸”一个,没人敢招惹,但在杞无忧面前却表现得像一个邻家大哥哥,格外温柔好脾气。

在他们的引导下,小孩儿逐渐可以正常交流了,但还是话不多。

到了要上学的年纪,杞鸿云嫌他原来的名字太难听了,给他改了个名,叫无忧,跟他姓。本来打算直接送他去武校系统地学武术,但杞愿提出想要弟弟陪他上学,于是杞鸿云就送他去正儿八经的学校念书。

在学校里,杞无忧也惯常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性子,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用拳头说话,谁让他不高兴他就揍谁,至今未尝败绩。

小学的时候因为打架被请过家长,是对方先挑衅。

杞鸿云为人刚正刻板,眼里容不得一丁点儿沙子,以为杞无忧仗着自己习武就在学校里欺负同学,气得要拿家法伺候。

杞无忧不会为自己辩解,也不肯认错。

最后还是杞愿哭着阻拦,杞鸿云才把手里的武棍一扔,让他跪在佛堂里反省。

犟种。

杞鸿云这样评价他。

儿时在洛宁的那段过往,杞无忧以为自己早就不记得了,但回忆起来才发现,其实都藏在记忆深处,桩桩件件有迹可循。就像火车通行的隧道一样,黑漆漆的仿佛看不到边界,但火车总会驶过那段隧道,会看到明亮天光,杞无忧也渐渐收敛起了一身的刺学乖,他明白谁是真心对他好,所以不想令他们失望。

他按部就班地沿着爷爷给他规划好的道路走,学武、升学,以后考体校,当教练,继承家里的武馆,把家门绝学发扬光大……

从未幻想过未来,因为未来就摆在他眼前,清晰可见。

然而,他遇到了单板滑雪,遇到了徐槐。

在徐槐这里,他看到了和从前截然不同的未来。那是五彩斑斓的、有无限可能性的未来。

站在单板滑雪赛场上的徐槐是那么耀眼,杞无忧也想与他比肩。

他渴望追上徐槐,可追逐徐槐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

徐槐告诉他,世界冠军离他并不遥远,早晚有一天,他也会站上最高的领奖台。

从认识徐槐开始,他就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槐哥,我打完了。”

杞无忧回到徐槐房间,发现他正拿着平板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东西。

“小杞,”徐槐没抬头地叫他,“过来。”

杞无忧走近,看了眼徐槐头顶漩涡状的发旋,头发毛茸茸的。

他顿了顿,把目光移到屏幕上。

徐槐在浏览国际雪联官网上的赛事资讯,一边看一边在分屏备忘录上做标记。杞无忧注意到界面长时间地停留在一场比赛上。

“槐哥,我们要参加这场比赛吗?”他伸手点了下屏幕。

这是在新西兰卡德罗纳滑雪场举办的一场地区性公开赛,是FIS官方赛事,但由于赛事等级低,相应的冬奥积分比较少。

“对。”

国际赛事高手云集,以队员们目前的实力,要想在大赛上拿到好名次的概率微乎其微,所以教练团队目前制定的策略是先从一些地区性的小比赛入手。

短时间内将队员们的实力提升到世界前列显然不太现实,集训队现阶段的计划是,在着力提升技术水平、缩小与外国选手差距的同时,尽可能地参加一些有希望夺得奖牌的比赛,争取在冬奥积分赛结束前拿到足够的积分,获得冬奥参赛资格。

杞无忧坐上床,和徐槐一起浏览比赛资讯。官网上的大部分内容他都可以看懂,偶尔遇到不认识的英文单词,就停下来,手指点点屏幕,询问徐槐是什么意思。

于是徐槐就会停下来给他讲解。

“怎么样,小杞,”徐槐看向他,眼神带着鼓励,“有没有信心?”

“有,”杞无忧郑重地点点头,“我会努力的。”

徐槐赞许地摸了摸他的头,“我会和你一起努力。”

“槐哥……”杞无忧停了下,又说,“今晚可以睡你房间吗?我好久没有和你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