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野得很(第2/3页)

“绝对是他,”岳威打包票道,“要不是他我把这里的雪全吃了!”

说实话,比起看大威吃雪,杞无忧更想看徐槐。

“我等会儿确认一下是不是。”

坐在通往高级道的缆车上,他冷静且迅速地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等下见到徐槐该怎么和他打招呼,怎么说也不会再像上次那样措手不及了。

那天认出徐槐的一瞬间,他竟然跟被驴踹了一脚似的转头就跑。

到底为什么跑……杞无忧后来想想自己都觉得挺好笑的,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是下意识做出的反应。

对了,应该叫他什么?徐槐,Ryan,还是徐教练?

基础刻滑练习会不会太单调了,要不来套平花?做什么动作好呢?

……

训练时,杞无忧的精神是高度集中的,身体紧绷着,但意识却处于一种放空的状态。

这和他以前玩长板速降时的感觉一样爽。

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好似飞在云端。

杞无忧的训练状态一直挺稳定,之前被教练们轮番夸过不少次,都快听免疫了。

不过,和他们相比,徐槐的标准应该会更高一些吧,那自己的表现在徐槐眼里到底是什么样呢?

不管了,能达到及格线以上就算成功。

从山上滑下来,杞无忧在脑内复盘了一下刚才的表现,觉得差不多可以打个80分,扣掉上次见面的印象分,那就暂且算75吧。

“帅啊!刚才我险些没跟上你。”

后面跟拍的摄影师拍了拍他的肩,笑着问:“话说怎么今天突然耍起帅来了?哐地来个Drive spin吓我一跳,差点以为你雪板打滑了要摔呢,平时也没见你这么滑过啊。”

“想找找风格。”杞无忧语气平淡。

“你的风格还需要找吗!速度与激情知不知道?在后面追着你滑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

杞无忧:“哥,别太夸张了。”如果徐槐也能这么认为就好了。

“真不夸张,你等我回去给你剪个大片儿!”

下午的训练结束后,杞无忧就没再看见徐槐,不知道肖一洋带着他去哪儿参观了。

吃过晚饭,杞无忧又去了训练馆,把上午缺掉的体能训练补回来。

运动员需要有很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滑雪,集训队的日常训练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练体能。

晚上的训练馆空荡荡的,只有一堆反射着金属冷光的训练器械。

每天的训练时间是固定的,上午练综合体能,下午练专项技巧,晚上复盘,正常情况下,集训队一天的训练时间在八小时左右。

不过具体的训练任务则要视每个人的情况决定,通常由体能师来给他们安排。

没人告诉他训练内容,也没人在一旁监督指导,杞无忧便按照以往的常规训练来给自己制定计划:五组卧推五组高翻,再练半小时核心。

核心通常指人体躯干的中间环节,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位置。

而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说是滑雪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中之重。

有些运动员尽管看上去不壮,肌肉也不算特别发达,但爆发力与稳定性却尤为惊人,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强大的核心力量。

完成卧推和高翻,他就开始练核心,站在平衡球上做深蹲。进阶练习的话还可以举哑铃负重,不过杞无忧下午体能消耗比较大,就没有再负重。

平衡球一半是由橡胶制成的曲面半球,另一半则是平面塑料硬板。半球体易抖易晃,普通人光是站在上面就极难保持平衡,更别提同时还要做有氧运动了。

杞无忧站在上面,保持着呼吸节奏,重复着屈膝蹲起的动作,身形不抖也不晃,底盘始终维持在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

肖一洋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我一猜就知道你在这儿!”

杞无忧转头看了他一眼:“肖教练……”

他看上去心情尚可,不像生气的样子。杞无忧短暂思考了一下该不该从平衡球上下来,应该还剩五分钟左右就完成任务了。

他解释道:“我没有加练,只是在补上午没完成的体能。”说话时气息依然很稳定,连大气都不带喘的。

乍一看还以为他很轻松。

肖一洋瞥见他额角挂着几颗汗珠,沿瘦削的下颌线往下滑落。

轻松是不可能轻松的。

“没事儿,你继续练你的,我不训你。”

肖一洋就站在那儿继续看他训练。看了一会儿,说:“想想我们那时候,哪儿有这么多专业的训练器械啊,练平衡你知道都怎么练的吗?”

“怎么练?”杞无忧适当地表露出一些疑惑。

“两个柱子之间绑条钢索,走钢索。”

杞无忧“哦”了声,看了眼脚下的平衡球:“那比这个难多了。”

“对了,徐槐呢?”他又状似不经意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