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4页)

李如意:“此事非陛下所愿,太傅定能谅解。”

策马驶过长街,萧循忽然刹住马蹄,目光转向公立学堂的匾额。

裴酌要停课半年,是早有计划。

他的宿舍里会有线索吗?

萧循下了马,径直翻墙而入,通往裴酌宿舍的青石路,萧循这几个月踩了百来次,有时候裴酌也不知道。

李如意见陛下闷头找什么,连忙掌灯。

萧循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

裴酌这间屋子所有的东西都是他准备的,找来找去都是他的。

可他还是翻了个底朝天。

萧循搬开床板,李如意掌灯靠近。

“离远点。”萧循喝止,怕火星掉在床板缝隙里的那张折起来的信纸上。

萧循小心翼翼取出,翻开。

“去白玉京,读博……”

裴酌一直心软,时不时把留信拿出来删删改改好,读博的时间从三五年,到三年,再到两年,不能再少了。

萧循目光在五年、三年、两年里滑过。

可以看出,裴酌对于离开这事早有准备,甚至怕自己匆忙,留了信件给他。

萧循的目光亮了又暗。

只是竟不肯给一个确切的时间,让他等三年、五年,还要让他继续办学,不能松懈。

萧循合上信件,深吸一口气,出门去了太傅府。

李如意不知道陛下与太傅说了什么,只知道到深夜,裴太傅才送陛下到门口。

裴清许道:“臣在这里等白玉京的裴酌回来,凑一对父子,我相信他会回来。”

萧循和裴清许对了信息,心底有底一些,盯着裴清许手里的信,道:“太傅能否能将信件还给学生?”

裴清许:“臣明日再看看。”

握着这信,仿佛就是攥着底气,萧循争不过太傅,只能作罢。

雷劈世家子的异像,许多人都曾看见,萧循安排人盯着市井流言,一通安排下来,竟不用睡觉就到了天明上朝。

一个侍卫抱着一箩筐的花生进来,“陛下,这是种植园呈上的花生,产量丰厚,见所未见,请陛下和裴公子过目。”

萧循想起,这是裴酌在街上偶遇农政司的贾敛,把花生卖给他种。

除了衣物外,他注意到裴酌的不同,便是因为他同贾大人有交集起。

实验田里被雪粒祸祸了几颗花生,裴酌还神气地提着笼子过来找他要个说法。

他走过去,捻起一颗,掰开来,两粒饱满的红皮花生落在掌心。

原来裴酌已经来了半年,足以一季花生收成。

萧循却觉得一眨眼就过了。

萧循确定这产量极高的花生也是白玉京里带来的,花生丰收是圆满,裴酌却消失了。

侍卫忐忑道:“贾大人说,这些花生要全部留种,一半送到岭南种第二季。”

贾大人在两个月前就提前去了岭南,把花生交给经验丰富的老农看管。

他跟裴酌谈话后,就像打了鸡血,跟陛下要了旨意,在岭南开辟试验田,不想在玉京待了,想去一年两季收成的地方,还要赶着下半年研究什么杂交水稻。

萧循:“送过去吧。”

他攥起手心,两颗花生正好磨在伤口上,磨出十指连心的疼。

“三年,超过三年,朕就把你的花生都煮了。”

……

裴酌打了个喷嚏,环顾四周,别说驿站了,他都不知道该往哪走。

他随便选了个方向,走出一段路,终于看见一片田野,还有扛着锄头开荒的人。

为首的人正指挥挖水渠……

等等,裴酌眨了眨眼,这个人好像贾大人啊!

他跟见了亲人一样跑过去,笑眯眯地打招呼,“贾大人,别来无恙。”

贾敛看见裴酌,又惊又喜:“裴夫子不是在学堂教书?怎么、怎么——”

裴酌:“民以食为天,教书哪有种田重要,陛下派我来秘密协助你。”

贾敛震惊地说不出话,看看裴酌身后有没有其他人,他怀疑陛下也跟着来了。

半晌,他没见到第二个人。

“陛下竟舍得……”

这瘴气之地,玉京的官员一听都很不屑,觉得贾敛是昏了头。

贾敛一路艰辛苦熬过来,路上瘦了五斤,直到吃了两颗荔枝,才觉得宝地不俗。

他观察裴酌,却丝毫没有舟车劳顿之苦,面色红润,竟然比上次看见更好看了一些。

裴酌:“不舍也得舍了。”

贾敛:“那什么叫秘密协助?”

裴酌:“便是不能跟任何人透露我的身份,尤其是贾大人写回京的信件,分毫不能提及我。实不相瞒,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因为办学,我在玉京得罪了一些权贵,有性命之危,陛下让我来避两年风头,等他料理完了再回去。”

贾敛知道裴酌办学不收权贵子弟的事得罪了许多人,居然陛下也护不住了。

他看裴酌就跟看自家小弟一样,外人觉得他聪明胡闹,他却觉得句句都是大道理:“下官定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