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3/4页)

“您请说。”贾大人来了精神,大手一挥,又叫了一只烤鸭。

裴酌:“那法子我听着有些糊涂,贾大人或许能明白其中奥妙。”

接下来,裴酌用了一个时辰,跟贾大人科普水稻的不育系、恢复系,去雄、套袋、授粉……

贾大人的表情在豁然开朗和一头雾水间换来换去。

裴酌喝了一口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运气,玉京天气不适合,若将来有条件,大人可派人去南边试试。”

“我一定试试。”贾大人诚恳道,“民以食为天,殿下、不,陛下督促我等为官的职责不是行走官场,而是精攻稼穑教导推行。实不相瞒,陛下派人出使西域,不仅带回西域马,还带回许多不曾见过的种子。去过西域的人,说西域若是不缺水,可耕出万亩良田,好种配良田,能喂饱更多百姓。”

裴酌随口道:“有坎儿井吗?”

贾大人:“何物?”

裴酌:“一种将潜入地下的高山雪水引出灌溉的水利。”

贾大人站起来:“裴公子坐在这里不要走动,我去叫水部郎中过来。”

裴酌:“……”他发现一点,大宣的官员都很勤奋。

管事:“咳咳,裴公子,咱该回去了。”

裴酌见他话里有话,道:“直说。”

管事:“今日就到这里,让他们明日递拜帖到二皇子府。”

裴酌点头:“行。”

他坐在这里是代表个人,管事的意思是可以趁机替二皇子拉拢官员。

……

翌日。

萧绯去上朝后,贾大人携同僚如约而至,他们品阶低,不需要上朝。

裴酌换个更软的床,赖在床上简直不想起床,他痛苦地睁开眼,天刚刚亮而已,不怕走夜路摔着吗?

……

两名官员上门,萧绯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他还知道,这两人是太子提拔的骨干,平时一副心高气傲的样子。

裴酌可太行了,直接跟太子抢人。

萧绯在话本上看见,据说有个小岛的习俗是男女和离,会把家里所有物品一一清点,一人带走一半,老死不相往来。

像不像皇嫂和皇兄分开,带走了太子的一半势力?

萧绯摇着扇子,得意洋洋地告诉丽妃:“我抢了皇兄提拔的两个人。”

丽妃:“如何抢的?”

萧绯神秘道:“一个军师。”

丽妃一听,警惕地问:“他跟太子有关系吗?”

萧绯好结交三教九流,养着一批人,很多吃白饭的,也有足智多谋的,曾经有个叫林良玉的先生,是某个县城的师爷,萧绯去那边办事,见他善断能言,遂收为谋士。

在林良玉的协助下,萧绯审理漕运贪污案,国库进项十一万两白银;破获地方卖官案,摘了一条线上七十六人的乌纱帽……萧绯连立大功,陛下在百官面前赞赏数次,连带丽妃宫里也多了许多赏赐。

二皇子事业蒸蒸日上,连耿直刚正从不与达官贵人私交的玉京府尹,都破天荒地和萧绯搭了几次话。

彼时因为皇后过世,太子卸下部分职务,闭门不出,萧绯风头压过太子,朝中有人提议立丽妃为继后。丽妃为后,太子的位置便有些尴尬,储君之位恐怕要易主。

萧颉元对结发夫妻有几分情分,没有立继后。

这时,发生了一件丽妃至今都想不通的事——林良玉被查出是太子派在萧绯身边的卧底!

卧底,但干得比萧绯亲信都好。

东窗事发,林良玉直接消失。

丽妃琢磨了三天三夜,这个卧底到底谋得了什么好处。

好像没有,还干得很出色,帮助资历尚浅的二皇子取得皇帝的信任。

好像有,萧绯的老底都被太子摸得一清二楚。

母子俩战战兢兢过了一阵,生怕二皇子府里被埋了造反的证据,把花园都查抄了一遍。

后来,丽妃仔细一想,萧绯遇到林良玉的那个偏远县,好巧不巧,太子也曾路过。

太子走过的地方都是陷阱。

她三连发问:“军师在哪遇见的?祖籍何处?太子去过没?”

萧绯也想起那桩不快,染着晦涩的睫毛遮住上挑的狐狸眼:“去过。”

就是从太子屋里跑出来的。

但他是放火逃出来的,跟太子有嫌隙,而这个嫌隙在他的努力下会越来越大。

丽妃:“此人不可信!”

萧绯:“可信。”

丽妃见儿子如此信誓旦旦,想了想,道:“你要是用得着他,你就用,但是永安马场千万不能让他插手。”

丽妃眼里闪过算计:“你悄悄转移一批战马给你舅舅训练骑兵,但账目上要做得滴水不漏,就说是病死的,不能让人看出来。”

萧绯:“唔。”

可是他已经让裴酌看过账本了。

丽妃:“还要把马监慢慢换用自己人。”

萧绯:“唔。”怎么不算自己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