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2/4页)

她是努力攀爬过的人,真觉得好难。

努力改变不了命运的沮丧感,会将割断一个人对未来的期望。

一个人对未来失去可期盼,可不就得慢慢变成咸鱼。

苏彤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陆一诚却回答了她这个她两辈子都想不明白的问题。

“因为我们是靠自己。”说着,他手指了圈村子:“就比如这个村子,村里的人再多小毛病也好,他们也都不曾去打家劫舍,通过抢夺别人的东西来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靠自己是最难的。”这一点,陆一诚深有感触。开厂的这十来年,他见了太多太多背井离乡,骨肉分离。越是普通的人,付出的代价越大。

每每想到这些,陆一诚心中都充满惆怅,同时又努力告诉自己,不该惆怅。

几十年前,先辈们为了生存而努力。几十年后,他们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努力。

其实已是在进步了,不是吗?

“会越来越好的。”陆一诚坚定相信着。

苏彤其实也知道这是进步,在变好。但一想到几十年后社会经济形态如此畸形,她就控制不住自己那满腔的悲愤。

人应该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为了无悔这一生而奋斗,最后怎么成了为一套房子而奋斗了呢?

迷茫,悲愤,同时又不甘。

这一世她一定要好好活着,长命百岁,好好看看上辈子没能看到的后面几十年社会到底是怎么样的。

夫妻俩想得不同,却又好像一样。

转过两道弯,两人看到领着两个孩子的魏秀芝,正被几个年纪相仿的人围着,聊着什么。

苏彤盯着看了一会,认出有两个是表妹的初中同学。其中一个肚子鼓鼓的,显然好几个月身孕。

渐行渐远的人生,还能聊些什么呢?

苏彤好奇,走近后不过听了几句,她就气笑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真乃金玉良言也。

曾经的小玩伴,如今也褪去了天真烂漫,成了老一辈那样的人。

她们自认出于好心,规劝着魏秀芝抓紧找个好男人,抓紧生儿育女。

苏彤暗叹,原来不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价值观,而是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人生价值观。

苏彤担心好说话的表妹脸皮薄,不懂得还击。担心她吃亏,不由加快了脚步。

却不料才走了两步,就听到表妹面不改色,也带着几分关心问曾经的小伙伴:“这是第三胎吗?现在计划生育抓这么严,你躲在娘家真安全吗?”

她可是听过不少违反计划生育,月份都很大了,但还是被强制抓走的。

对方笑容一滞,下意识摸了摸肚子。

不躲在娘家,她又能躲去哪里?

婆家那边分家分的那两间房子,已经被推倒了。为了拼一个儿子,她和丈夫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魏秀芝继续苦口婆心劝说:“计划生育是国策,你们这样,那就是和国家政策对着干。就算给你真拼到了个儿子,以后孩子上户口怎么办?没户口上不了学怎么办?”

一个个问题,问得对方哑口无言。

她笑容都僵了,嘴硬道:“见步走步吧,总有办法的。只要能生到儿子,其他问题都是有办法解决的。”

看对方这样,魏秀芝叹气。

其实她也不是真想扎对方痛处,只是受不了对方自己人生过得一塌糊涂,还一副过来人为你好的态度劝你走上她的路。

她真心实意劝道:“娟子,希望这胎不管是男是女,都别再生了。好好扶养几个孩子,别让孩子又吃我们吃过的苦。”

娟子一脸迷茫:“农村孩子哪可能不吃苦的。我们又不是那城里人,又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怎么可能不吃苦。”

不过一想到再过十来年,她的孩子就能出门打工挣钱,心又定了不少。

脸上重新扬起笑容,对魏秀芝说:“熬到孩子长大就好,等她们都能去打工了,日子不就好起来了?你看张婶,他们家现在过得那样好,不就是魏小兰出门打工,还嫁给了厂里的领导。我那两个女儿长得漂亮,以后肯定也能嫁个小领导什么的。”

越说脸上的笑容越灿烂,这就是她的盼头。

想到这些,她更有底气继续劝魏秀芝了。

魏秀芝听得心堵得厉害,她实在不明白,明明小时候哭着说自己不想过这么苦的日子的人,为什么长大后理所当然让自己孩子去吃苦呢?

自己不去努力,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就是他们生孩子的意义吗?

---(以下魏19点新增内容)

魏秀芝郁闷至极之时看到了表姐苏彤,暂时停下了和魏娟的交谈,改看向苏彤,笑问:“姐,你们怎么出来了?”

苏彤权当没听到她们的聊天,慈爱看着两个孩子,一幅慈母语气说:“孩子们出来太久,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