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2/3页)

所以发愿是假的,但痛和凶险是真的。

女人生孩子,本来就是拿命博命。

感谢现代医学的进步,提高了产妇和婴儿的生存率。若是生活在古代,她敢保证自己一定是那个最不善妒的。一定会给丈夫多多纳妾,公平对待一切庶出。反正只要别让她冒死生孩子。

苏彤站累了,揉了揉有些酸的腰,却意外揉到一团肉,整个人抖了抖。

太可怕了,再修养半个月,她得多跑美容院的推拿才行。

常去的那家美容院,有推拿减肥这项服务。

她做不到靠自己的毅力减肥,但花钱辅助外力还是很擅长的。

解决完这个问题,苏彤没继续和陆一诚站起一,而是回到舅妈那边抱孩子。

她从没像今天这样心甘情愿的,孩子在手,啥事都不用自己愁。交际应酬什么的,自有丈夫和婆家人打前阵。

这次的满月酒,总得来说还算让各方都满意,而且礼金全捐慈善机构也很有意义,这事甚至还意外被当地报纸媒体报道。不过篇幅不大,也并未指名道姓,只是用某企业家代指。但是知道这事的人,看到报纸自然知道是谁,也算是给陆一诚公司造了一波宣传。

满月礼结束后,苏彤按计划去美容院推拿减肥。

她算盘打得很好,却没想到推拿减肥这么痛,去了一次后就放弃。

她还是走‘慢慢瘦回去’这条路吧。

加上高考即将到来,她关注的重心也转移到表弟身上来。

魏国豪是今年的高考生,这时候的高考,考得好的说能逆天改命也不为过。

苏彤的重心不免会转移到这上面来,短短半个月就给表弟送了几次冲刺模拟题。

魏国豪每次拿到表姐千万百计通过各种途径弄来的模拟题,都忍不住咬牙切齿说一声谢谢。

苏彤不以为意,每次都是大度拍拍他肩膀,让他莫辜负她的期望。

优秀的男人,都是在压力下爆发出潜力的。

也许是魏国豪本身就优秀,但苏彤觉得多少有点自己的‘适当’施压功劳,总之成绩出来后,魏国豪拿下了县第一,市第三。

这份荣耀轰动了整个魏家村,刚出成绩的那几天,孙红梅脸都快笑烂了。

后来,凑巧市电视台那边想做一档关于优秀学生分享学习经验的节目,便想从今年高考名列前十的同学里挑人,又凑巧了解到,前五名的学生中,只有魏国豪一人出生农村。又又凑巧了解到,魏国豪父母虽然是农民,却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

于是,制作人一拍板,其他人不用采访了,就采访这户出了三个大学生的家庭。

电视台那边先联系了县教育局,县教育局又联系了镇政府,镇政府赶忙联系魏家村干部,村干部一嚷,全村人都知道了,电视台要来魏光亮家采访。

在没见过什么世面的魏家村人眼里,能上电视是这辈子都不敢想的荣耀,是光宗耀祖,祖坟冒青烟。

孙红梅和魏光亮也是这么认为的,自被村长告知电视台过几天要来采访,他们就兴奋到连续两天晚上没睡好。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要么在想家里哪里没收拾好,要么在商量电视台来采访时说些什么。

后天电视台的人就要来了,孙红梅和魏光亮顶着大大的黑眼圈躺在床上,是半点睡意都没。

孙红梅叹气:“秀芝也不在,我真怕自己说错什么话,在全市人民面前丢脸。”

魏光亮何尝没有这个担心,不对,他比妻子更担心。

他口才向来没妻子好,他才是最应该担心的那个。

“要不那天你多说点,我少说点?”这是魏光亮能想到的解决办法。

孙红梅骂他:“你当人家记者是傻的?人家肯定也会问你的。”

魏光亮叹气,儿子优秀,他高兴,他骄傲,但也愁。

忽然,魏光亮想到了什么,激动坐起身,对妻子说:“我们怎么把阿彤忘了,后天我们可以让阿彤过来啊。”

孙红梅猛拍大腿:“对啊,阿彤读过书,在城里生活,还去过香港,见过世面,让她来。”

必须让外甥女过来,明天一大早她就给陆家打电话。

如果不是陆一诚要上班,她甚至想把女婿也喊来。

苏彤也是接到舅妈电话才知道电视台要来采访的,诧异之余无比骄傲,替他们感到骄傲。

两个农民,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多么典型,多么值得报道。

这份荣耀她当然要见证,所以立刻答应了舅妈的请求,还表示明天一定一大早就回去。

孙红梅在电话那头不放心叮嘱:“村长也不知道电视台的人几点来,我怕他们很早就过来,所以你也一定要一大早就过来。”

“放心,我肯定一大早就过去,保证比电视天的人先到。”

挂了电话,苏彤迫不及待和婆婆及奶奶分享这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