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3页)

内销马上就要提上日程,这几天厂里确实事多,他也不算撒谎。

陆老夫人听得心疼不已,担心他又像刚创业头两年那样熬。

“不会的。”陆一诚不想让奶奶放心,淡笑解释:道:“再怎么忙也不至于像当初那样。”

“那就好。”陆老夫人松了口气,厂子刚开那两年,她是真担心这个孙子会累死。多少次想劝他不要干了。

两个男人吃完早饭出门后,陆母和婆婆闲聊说起魏家升学宴的事。

陆母的意思是,这对魏家来说是大事,她们也要重视些。

陆老夫人非常认同,但是要送什么礼物才不失重视又不会让魏家人觉得有压力呢?

陆母考虑的也是这个,婆媳二人商量了小半天,也没能想出个好主意,最后只能不想了,等苏彤下来吃饭再一起讨论。

陆老夫人看着楼梯的方向,好笑道:“还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看阿彤带孩子睡,每次都能让孩子睡到不知醒。”

陆母和云姨也笑了。

另一头,被陆老夫人和陆母牵挂的魏家,其实也在为二女儿升学宴的事头疼。

孙红梅夫妻天蒙蒙亮就起床,勤快做好咱饭后,坐在屋檐下边吃边说着女儿升学宴的事。

说着说着,特别想和外甥女讨论。

孙红梅叹气:“看来还是阿彤说的对,家里没个电话真不方便。”

魏光亮被吓到了,傻眼看着妻子:“你想装电话?”

孙红梅笑了,反问他:“怎么?难道不行吗?”

魏光亮:“……你说行,那自然行。”

妻子的胆真是越来越大了,开酒铺,在饭馆办升学宴,现在竟然还想装电话。装部电话得好几百上千呢,这要是全靠种地,整年的谷子都卖了也可能不够。

这还是他以前那个抠门的要死的妻子吗?花大几百上千都不带眼眨了。

吃过早饭后,两人赶去镇上开店。

孙红梅是个行动派,上午趁着客人不多的空档期,连忙跑去邮局询问装电话的事。

得知真能装,只是要差不多八百块,心有些疼。

虽然拿得出这笔钱,但女儿马上要上大学,儿子还有一年也要考大学,她还想着买辆摩托车方便回家……每一处都是要花钱的。

她决定回去和丈夫商量下。

魏光亮听到要八百这么多,不是很愿意。

“两个孩子也只有寒暑假在家,去上学后家里就我们两个。我们大部分时间也都呆在铺子里,有什么事去邮局打电话也很方便。电话装在家里,那不是吃尘吗?”

这话听着很有道理,孙红梅却反驳他:“正是因为孩子开学后都不在家,这电话才更应该装上。”

她喝了口水,一字一字将自己的考虑说给丈夫听:“正是孩子出门在外,才更应该装部电话。他们在外头,想找个打电话的地方还是容易的。如果家里有电话,他们有什么事也可以立刻告诉我们。”

魏光亮呆住了,他没想到这层,妻子想到了。

他也想起一件事,大女儿刚去县城读书那会生了一场病,烧了好几天。因为没办法联系上他们,硬生生靠自己扛了过来。这事还是放假回来,一次聊天中不小心说出来的,不然这孩子还想瞒他们一辈子。

现在,二女儿马上也要去外地上学了,如果家里有电话,有什么事也可以及时告诉他们。还有阿彤,小儿子,以后想联系也方便多了。

想到这些,魏光亮也不心疼钱了,咬牙道:“装,这电话必须装。”

得了丈夫的支持,孙红梅更有底气了。

中午魏秀芝过来送饭,吃过饭后,孙红梅领着女儿来邮局,把报装电话的手续给办了。

魏秀芝没想到,这么多钱,母亲说花就花了出去。

酒铺的生意,是不是比她以为的要好啊?

也只可能是这样了,不然以母亲的性格,是不可能这样大手大脚的。

她真高兴,他们这个家真是肉眼可见越来越好了。

-

魏光亮家喜事连连,可把同村人羡慕坏了。

先是魏秀芝拿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镇上最大的饭馆摆了五桌。

陆老夫人和陆母发愁要送什么礼物才能显得庄重又不失实用的难题,被苏彤轻而易举解决。

不知道给什么的时候,红包解千愁。而且钱对这时候的魏家来说也最实用了。

升学宴结束没几天,邮局的人又来装电话,成为全村第一个装上电话的。

电话装好的那天,村里不少人都来他们家看。

不过是一部小小电话机,却让他们像看什么稀世宝物一样。

张桂花看着电话机,带了点讨好说:“红梅啊,你可真能干,电话说装就装上了。”

孙红梅一脸骄傲,并不因为这夸奖而故意谦虚。

她可不就是能干,同村其他人看她卖酒能挣钱,也有不少尝试酿了来卖的,却没有一个能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