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页)

送郑允知最后一程的,除了亲外孙,就陆家几口人。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走到最后几乎都这样。

那些看似再盛大的葬礼,看似前任拜祭,可真正伤心难过,真会在日后的日子里思念故人的又有几个?

这么想,苏彤也不觉得允知姨婆的葬礼清冷了。

人生就像是时间洪流里的一叶小扁舟,能承载的其实有限,风雨同行的更是甚少。

有人有目的扬帆远航,追击那多多浪花。有人无目的随波漂流,被迫承接风雨。

不管如何,它总是向前,停泊不过是偶然。不管有心与否,这一路皆是风景。

从今日起,允知姨婆停下了她的漂泊,永远留在了父母亲人用血肉守护的城市。

她终于不再孤独了。

年幼的陆敏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她甚至已经不记得父母口中说的太姨婆了。

三岁孩子的记忆,你说她不好吧,她又记得很多事。你说她好吧,她又对很多人很多事转瞬即忘。

不过没关系,苏彤抱起已经累到有些蔫地孩子,第一次对生命延续这个次有了新的理解。

她以后会好好告诉孩子陆家先辈们的故事,允知姨婆的故事。

并非是要向孩子灌输什么,而是人得知道自己的根。

郑允知葬礼结束后,郑维并没能待多久。

不过这次临走前,他眼中多了份坚毅。

他日学有成,必然也是要回来的。

他在这个墓园一共买了四块地,除了外婆和舅舅,母亲和父亲也是要带回来的。

-

郑维离开后,陆家人的生活也慢慢恢复到之前。

在恢复如常之前,也是经历了一番风雨。

从上海回来后,陆老夫人大病了一场,这一次是真的将陆家人吓到了。

好在脱了一层皮后,到底还是熬了过来。

用她的话说就是:“我还没看够这个世界呢,我得努力活久一点,再久一点。到时候去见父母亲人,去见允知姐弟,也好告诉他们,他们没能亲眼目睹的后世有多好。”

明明是那么正能量的话,苏彤听后却是眼泪都流出来了。

天气也逐渐回暖了,婆婆的腿也好了,她趁机提出,不如继续那场被中断的旅行。

陆家人当然不反对,出去走走,对陆老夫人的心情也有帮助。

只是,相比半年之前,陆一诚更加舍不得妻子了。

这份不舍之情,让他一而再问妻子:“真要出门一个月这么久吗?”

“估计,大概,也不一定的。”她一个月的假期,也过去好多天了,而且她是打算等魏秀芝高考结束后再出门,还得再过几天。

听到妻子说魏秀芝快要高考,陆一诚合上原本正在看的书,看向正在看闲书的妻子。

她今晚看的,正是之前自己看了一小半的《甜心别玩火》。

不知为何,有些尴尬。

“秀芝快考试了,你要去送考吗?”

当年他高考的时候,并没那些花里胡哨的送考。但是近两年,不知谁带的头,送考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不去。”苏彤笑看了他一眼,没想到他一个男人竟然也会考虑这些。

表妹一直都很独立,不是那种需要陪同的学生。去送考,搞不好还会给她增加压力。

考前不打扰,考后还是要给予奖励的。这也是为什么,她要等到魏秀芝高考结束后再和婆婆她们出门自驾游。

她的车还能再载一个成年人,如果魏秀芝像,她是希望能带着一起出门,在上大学前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听了妻子这打算,陆一诚点了点头。

他又忍不住问那个问题:“真要出门这么久吗?”

苏彤笑看着他,明知故问:“你不会是临时反悔,不同意吧?”

“没有。”陆一诚转过头,又翻开跟前的书,想让自己表现得淡定些。

不舍是必然的,但也不至于为了自己的不舍,不让她出门的地步。

多出去走走,而且还有家人陪同,他并没有半点不同意的意思。

苏彤看着他,时间真是神奇的东西,改变总是无声无息。

其实比起上半年,想到要和他分别这么久,她也有些不舍了。

这次的旅行,除了难得有这个停店休息契机,也是有考虑一些其他因素的。

“敏儿三岁多了,下半年也该上幼儿园了。我也想趁着段休息的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

瞧,半年前,她根本不会这么想。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她变化真的很大。

该不该说,她现在才像一个母亲呢?

-

第二天,陆家几个女人在说着出门的事。

陆老夫人看着宝贝曾孙女,感叹道:“孩子长得真快,没想到一转眼,敏儿都能跟着我们出远门了。”

“可不是。”陆母也点了点头,看着孩子天真的笑脸,她感触道:“不知道是不是知道要和我们出门,孩子这两天都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