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4页)

童年能有多少年?长大了哪里还有小时候那会期盼过年的心情。

这些孙红梅都懂,但是真的没办法,是真的一毛钱都挪不出来了。

她忍着心酸,在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安顿非常寒酸的年夜饭时,她给孩子们画饼,等明年开春交完公粮后,把能卖的谷子都卖了,给他们一人买一件新衣服。

第二年开春,十里八村的庄稼收成都大好,然而谷子却没能卖上好价钱。她第一次明白到什么叫谷贱伤农,她给孩子们画的饼落空了。

有一年,几个孩子期中考试都考了全班第一。

孙红梅高兴坏了,给他们画饼,如果期末考试还是全班第一,给他们买心心念念的游戏牌。

几个孩子很正气,期末果然考了第一。

可她却心疼了,游戏牌不能吃不能喝,却要好几分钱。

于是她钻了个当时自己说的话的空子,只给几个孩子买一张。

一张游戏牌不过十来二十张小纸牌,但孩子们并没有怪她食言,而是开开心心将纸牌剪开,每人分了几张小纸牌,如获珍宝。

有一年,她最记得清清楚楚。大女儿肺炎,烧得整个人稀里糊涂,她都以为要熬不过去了。

她难受得搂着女儿,告诉她只要乖乖喝苦苦的中药,要什么都买给她。

女儿也没要什么奢侈的东西,就是想每次喝完苦苦的中药后能吃颗糖。

她二话不说,让丈夫去镇上抓了一小包糖回来。

那么小一包糖,就放在桌子上。其他几个孩子明明馋得直咽口水,却没有一个人去偷来吃。

每次看到其他几个孩子想吃,她就给他们画饼,等过年的时候买一大包糖,让他们一人一把吃个够。

但那一年,大女儿看病花光了所有钱,他们家穷得一颗糖都买不起。

还有一年,同村有个孩子得了一样稀罕的生日礼物,一辆小孩子骑的自行车。

几个孩子羡慕的啊,每次看到眼睛都直勾勾盯着,根本挪不开眼。

有一次那个孩子答应,明天早上让给他们先骑一骑。

几个惯爱睡懒觉的孩子,天蒙蒙亮就起来了。

她听到动静觉得奇怪,一路跟过去,看到竟是为了骑那一圈自行车,当下眼泪就出来了。

孩子们回来后,她又给他们画饼了,让他们不要羡慕,等下一季的谷子卖钱了,也给他们买一辆。

到了年底,谷子是卖钱了,她也真跑去县城百货公司看这款自行车,一询问价格,实在买不下手,半年的谷子买了才能买这一辆小自行车。没办法,她只能又食言了,只给他们买了一把糖果。

还有一年她生病生了两个多月,地里的庄稼没打理好。大半年的世间全家都只能喝粥。

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馋啊,有一回她撞见亲儿子眼巴巴看着同村一个小孩削番薯,不停地问能不能把皮削厚一点,他捡来吃。

生孩子那么痛都没哭的孙红梅,那一次躲在菜园地里哭了好久。

也是那一次,她发誓,以后再怎样都不能饿着孩子。

回家后,她把几个孩子叫到跟前,给他们画饼,等下季的谷子收了,带他们去镇上吃好吃的。

孩子们就带着这份期盼,熬啊熬,终于熬到下一季节的谷子收了。她也就带他们去镇上买了几个肉包子而已。可几个孩子还是吃得津津有味,看得她鼻子都酸了。

……

这样的事,过去十几年,发生的不要太多。一件一件,以为忘记,想起来的时候却又那样清晰。

回忆如潮水般涌出,孙红梅快要绷不住了,赶忙低头吃面,硬把泪水逼了回去。

长辈的自尊心,不允许她在几个孩子面前流泪。

她知道自己不是好父母,明明给不了孩子太好的生活,却是一个接一个生。生的时候只觉光荣,觉得自己是响应国家号召。等到养的时候,才一点点意识到,只生不管养,那是不负责的。所以她也在尽力弥补,弥补自己的无知给几个孩子带来的苦难。

她知道自己不是好长辈,在意识到外孙女迫切需要一个母亲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外甥女。

做过什么,她都知道的。几个孩子有多听话孝顺,她也知道。

反正她没那个脸,敢去说自己做得有多好,但是她也敢说一句问心无愧。

吃完面,一家人在镇上逛了一会。是孙红梅领着他们逛。

待来到一处,孙红梅指着其中一家卖杂货的铺子说:“这家店的老板再开两个月就不打算做了,到时候我打算盘下来。”

两个月后,二女儿也早高考完了。

她叨叨和他们说着自己的计划,这段时间每天都来摆摊,观察过的,这调节买米粮油特别多,人流也好。

“我卖酒的,跟其他卖菜卖肉的挨在一起不好卖。开在这里,等生意做起来了,我也可以兼卖一些其他的。”孙红梅说着,两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