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3/4页)

陆老夫人笑道:“你就别笑话我了,我看小维才是有大出息的。”

被夸的三个年轻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想的都一样,就是两位老人开心就好。

情绪平复下来之后,就是漫长的向彼此交代分别的这几十年过得怎么样。而三个年轻人也不打扰,干脆也坐在一起聊天。

当知道郑维竟然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苏彤震惊了。

眼前这小伙子,可不是一般优秀。

妻子的反应,让陆一诚拧眉。

当然不是吃醋,而是意外她也知道斯坦福大学。

他也是考上大学后,才从老师那知道那些世界知名大学的。

难道中专也有涉及?不是不可能。

好好的,两个老太太又哭起来了。

苏彤和陆一诚将注意力投向那边,才知道郑允知说到弟弟不在了。

“怎么会这样?”陆老夫人又哭得止不住泪。

郑允知也眼眶红红:“只能说不愧是我们郑家的男人。”

当年,十二岁的郑允知带着十一岁的弟弟郑允先逃亡到香港,在爱国人士的帮助下,辗转逃到美国。倒也安稳生活了几年。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郑允先就嚷着要回国驱赶侵略者。

可那会他才几岁啊,而且当年是多少人豁出才将他姐弟二人平安送到国外,保住性命,郑允知自然不肯。

“可是那小子叛逆,四四年,刚满十八岁,背着我偷偷回国了。也是在同年……牺牲了。”

明明早已经接受了弟弟牺牲的事,可再说起,郑允知还是哭得不能自己。

陆老夫人心好痛:“允先啊……”

苏彤这次是被感染到直接泪奔,四四年牺牲,四五年日本就投向了啊。差一点点就能看到。

陆一诚也是没办法平静,红着眼眶站起身,眼睛看着窗外,却是目无焦距。

“……得知他牺牲,我本也想回国。想着还不如全家一起在下面团圆。可父亲在美国的好友极力劝阻,说我是郑家唯一的血脉了,不能再出事,不然郑家就绝后了。”

后来,她在美结婚,生了个女儿,姓郑。女儿生了个儿子,就是郑维。

陆老夫人听到她曾有那样的想法,还好被人阻止,连忙庆幸道:“那是对的,那是对的。”

当年那么多人豁出性命去救他们姐弟,不就是想给郑家留一条血脉。

为国捐躯的英雄,哪能最后落得个断根绝种的下场。

苏彤不了解郑家的过往,加上两个老太太哭的厉害,说话也是没头没绪。

她听得一知半解,心中却是愈加难受。

-

时间无情,转眼就日渐西沉。

陆老夫人舍不得离开,红着眼表示要留在医院病房陪郑允知。

郑允知当然也不舍得和她分别,但更担心她留在医院会熬坏身体。

陆老夫人像个不听话的孩子般,倔强道:“我身体好着呢。”

最后还是苏彤说,担心她留下来,两人会聊一晚上,不利于允知姨婆养病,陆老夫人这才打消了留下来的念头。

只是临走前,一再向郑允知表示,明天一早就来看她。

这天晚上,陆家也没人有心情看电视,都是早早各自回了房间。

能不能睡着,那就不得而知,反正苏彤是睡不着。

她想起白天在医院里听到的,还是难受得想掉眼泪。

陆一诚不知道怎么安慰妻子,他也懂为什么她会如此悲伤。

刚从长辈里听到那些过往的时候,他何尝不是如此。

他只能轻搂着妻子,说些不痛不痒安慰的话。

哭够了,苏彤抓住陆一诚的衣角,让他和自己说允知姨婆家的事。

说到郑允知姨婆家,陆一诚神情也是无比沉痛。

“其实奶奶和允知姨婆并没有血缘关系,当年两家人为了躲避战争逃到上海成为了邻居,加上都姓郑,便干脆当亲戚走了……”

开始,奶奶的父亲并不知道允知姨婆的父亲是干革命的,他们一家来上海除了躲避战争,更是肩负着使命。

直到有一次,巡逻警卫抓人。手臂满是血的允知姨婆的父亲无意跳上了奶奶父亲的黄包车。

奶奶的父亲虽然震惊,但没半点犹豫,拉着允知姨婆父亲就跑。

那次之后,两人也算生死之交,允知姨婆的父亲对奶奶的父亲开始越来越信任。

“可以这么说吧,允知姨婆的父亲是奶奶父亲的引路人。从此两人有了共同的信仰,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后来,奶奶的父亲又去了别的地方,两家人渐渐少了联系。

突然有一天,奶奶的父亲从报纸上看到,允知姨婆一家二十八口被抓。

再后来,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成功救下了允知姨婆姐弟,而郑家其余二十六口,全倒在了打靶场。

接下来便是苏彤知道的,允知姨婆姐弟先是几经曲折逃到香港,又辗转逃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