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页)

陆母觉得更稀奇了,这父子两人,也就聊正事的时候能坐在一起,今日竟然聊得这么欢。她好奇了,提醒自己睡前得好好问问丈夫。

云姨喊吃饭,几人才停下手里的活。

饭桌上,陆政对苏彤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还说:“作为父亲,我也想表示一下我的支持,你的饰品店,我入股两千。”

两千,那不把前期装修和买家具的支出都给包了?苏彤拒绝了,还是说服婆婆的那套说辞,真诚恳请公公不用给钱自己。

“这……”陆政没想到她这么想,有些敬佩,也有为难。

陆一诚适时开口:“爸,你就听阿彤的吧。”

说话的同时,还和父亲进行了一番眼神交流。难道我还兜不起妻子这个底不成?

“行吧。”陆政也不勉强了,反正论挣钱能力,他确实还不如儿子。

不过陆政经济上没帮忙,却成了在其他方面对苏彤帮助最大的人。

陆老夫人说的那个手艺很好的木匠师傅,陆政恰好认识,便由他联系了。苏彤想找靠谱的装修师傅,陆政恰好也有人认识的,便由他联系安排了。

至于陆一诚……也不是没有作用,他和他的红旗轿车,承担起了店铺毛线的搬运工作。

不过两天,满满当当的毛线店就空出来了。装修工人师傅们开始进场,大展拳脚。

陆家客厅摆满了毛线,陆老夫人和陆母更起劲了,想着在苏彤新店开业前,帮忙多做几样小玩意。

阿彤的手艺虽然很棒,却也只会做些简单的,一些要用到针织的,还是得靠她们。

她们这份热情,带动了云姨和李秀芬,两位阿姨也是听喜欢织东西的。反正在陆家干活也不怎么忙,闲着的时候能捯饬这些还挺快乐的。

于是,一时之间,陆家女人都沉迷毛线手工不可自拔,只有苏彤忙得团团转——和木匠师傅沟通家具定制,和装修师傅沟通装修风格。

好在这样的高强度忙碌也就几天,一切定下来后,她也终于可以休息了。

极度疲惫过后能坐下来做手工,苏彤的热情非常高,决定给大家表演一个高难度的——做一个毛线娃娃。

名字听着就很厉害的样子,做了几天毛线手工,已经有些沦陷在做毛线手工中不可自拔的几个女人都非常期待她说的毛线娃娃是怎样的。

苏彤骄傲道:“等着,我做出来给你们瞧瞧。”

只是,当她掏出一本《中华钩织指南》,一边看着书一边研究,大伙都傻眼了。

原来并不会啊,现学现做呢,凭她的技术能行吗?

别说,众人的担忧并不是没道理的。

这对苏彤来说难度真的超标了,她对毛线手工也只是爱好的水平,还没达到专业。折腾了半天,勾了拆,拆了勾,最后连个娃娃的脑壳都没勾出来。

欲哭无泪,她的爱不足以支撑她走上更高的高度。

没办法,苏彤只能抱着书和钩针向婆婆求救。

陆母不愧是这方面的天赋型选手,看着书折腾了几下后,还真给她摸索出来了,不到半个小时,钩织出了一个巴掌大的毛线娃娃。

漂亮,可爱,陆敏看了立刻嚷着要。

陆母有些为难,虽然是她钩的,但总觉得娃娃的所有权属于苏彤。

苏彤很大方把玩研究了一会后,把毛线娃娃给了孩子。

陆母担心苏彤会因为钩不出娃娃而沮丧,安慰道:“没关系的,慢慢来,钩娃娃确实难了点。”

其实在她看来真不难,无非就是加针减针的问题。但儿媳妇已经很沮丧了,她不能再打击。

苏彤不作声,点了点头。

她清楚意识到了天赋和努力的差距,就她这实力,只能做些简单的款式。那些娃娃虽然还好,但太过复杂,不是她可以胜任的。

不过几秒,她又想通了,扬起笑脸对婆婆说:“只会做简单的也没关系,谁说不能将简单发挥到极致。”

陆母笑,放心了。她真的很喜欢苏彤身上这种乐观的精神。

就在陆家人齐心协力为了苏彤的梦想努力的时候,很久没出现的陆娟过来了。

看到这个很久没见的女儿,陆老夫人是既心痛又恨铁不成钢。

她心里气,可也不敢说重话,把三言两语又把女儿气走了。

陆娟比之前几次过来,整个人收敛了很多,没有之前那么张牙舞爪了。

她今日过来是有事要和母亲商量的,却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

最后还是陆老夫人看不下去她数次欲言又止,主动问:“说吧,什么事?”

陆娟嘿嘿笑了笑,难得好语气和母亲说道:“还是妈了解我,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陆老夫人冷笑,心说这么明显,怕是在场的人都看出来了。

陆娟难得的,没有因为母亲的嗤笑而生气,鼓起勇气降自己的来意说出来:“我们后天要跟杜家那边的人见一见,我想、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