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4页)

苏彤神情凝重看着老夫人,以极其认真的语气说:“快不了,真的快不了。”

陆老夫人:“……”

咋有人把自己笨说的那么理直气壮,理所当然的呢?

她没眼看了,干脆起身去儿媳妇那,陪躺在床上的儿媳妇唠嗑唠嗑。

两人聊的话题嘛,自然也离不开苏彤织围巾这事。

陆老夫人恨铁不成钢:“真没想想到,其他方面都挺聪明的,这块却是那样笨。”

陆母笑,她倒不觉得苏彤笨。人嘛,总是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

“难得她织得这般艰辛,还有这份心。”

苏彤已经和她明说,这围巾是织给陆一诚的。

陆老夫人听到这话,说了声‘也是’。

虽然织得慢,好歹也是一片心意。

她也不嫌弃了,和儿媳妇改而聊起自己女儿。也不知道外孙女那件事怎么样了,那边没打电话来,她听了儿子的话,也没打电话去过问。

陆母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婆婆,只能还是那套说辞,让她不要想太多。

然而就在此时,苏彤一脸慌张捧着针线进来。

“妈,怎么办,我好像漏针了,这里有个洞。”

真的晴天霹雳啊,她织了半天才织这么点,如果前功尽弃,她不敢保证自己有重投来过的勇气了。

陆母检查后,告诉她:“是漏针了。”

苏彤此时心里只想到一句话,完了。

“……不过还好可以补救。”

很好,她又活过来了。苏彤连忙把织的半半半成品递给婆婆。

只见婆婆扯出长针,随后轻轻一拉,把漏针后织的那两行线拆掉。

苏彤好心痛,真的,跟掉钱一样心痛。但她不敢吭声,怕影响到婆婆操作。

陆老夫人也屏住呼吸,眼睛直盯着儿媳妇的手。

陆母低着头,专心致志把针线一针一针穿回去。

重新把针线穿好后,她才抬头看向苏彤,笑道:“没事了。”说话的同时还不忘动手帮着织了一行。

苏彤全程看得目瞪口呆,佩服婆婆高深的织毛线技术。

不用看着针线,两手飞速巴拉,聊天的功夫就织好了一行。

“妈,你织的好快啊!”苏彤真心夸赞,也不急着拿回来了,而是在床沿坐下。

她意识到自己要改变策略,单纯只靠自己,农历年前都不知道能不能织好。但是如果有婆婆帮忙,也许还来得及圣诞节前送出。

她求助婆婆:“妈,你帮我织多两行吧,我怕又弄错了。”

陆母看穿她的小心思,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顺手帮她织了几行,一下子就超过了她半天时间织的长度。

帮归帮,她也是有分寸的。织到这长度,也该交换给儿媳妇了。不然这条围巾,说不清是谁织的了。

苏彤本来扬着笑意的连,在婆婆把针线塞过来的那一瞬跨了下去。

真心真的很珍贵,她决定这辈子就对陆一诚付出这一次。

苏彤并没有回到客厅,而是在婆婆眼皮底下织起来。

陆老夫人在一旁坐着看了会,觉得无聊,便出去陪曾孙女玩了。

事实证明苏彤这选择是对的,有婆婆在旁,能很及时纠正她的错处,不过一个多小时,织的进度就赶上了上午自己在客厅织的长度。

好满足,苏彤忍不住对婆婆说:“织毛线果然可以熟能生巧。”

陆母笑着点了点头,就她这水平,真很难称得上巧。

晚上,陆一诚回来。

洗干净手回到客厅还没坐下,就一眼看到了那织了约莫一掌长的围巾。

心头好像有一股甜滋滋的泉水掠过,本来带着些倦意的眼眸瞬间放着光。

他人不自觉朝没织好的围巾走去,而正在给自己倒水喝,顺便活动一下筋骨的苏彤见状,都顾不上喝水,连忙大声阻止:“别碰我的毛线,我织了一天才织了这么点,万一散了就前功尽弃了。”

陆一诚彻底不敢碰了,织围巾原来这么难。小时候他看母亲织毛衣,没几天就织好一件,还以为不是很难,原来一天才织这么一点,也许是小时候记忆错乱吧。

苏彤咕噜咕噜喝了几口水,赶忙把自己织的半成品收好。

陆政回来,也很快注意到了被苏彤转移到柜子上的那团毛线。

开始他以为是妻子无聊织的,正想看看,不料却被儿子紧急制止。

“爸,那是阿彤正在织的围巾,别弄散了。”

“哦。”陆政收回手,好笑看着儿子。

瞧他紧张的,不难让人猜测,这围巾是织给他的。

陆政理解这种感觉,他又不是没年轻过。

进到房间,陆政忍不住对妻子说刚才儿子那紧张样。

陆母听后也笑了,颇有感触对丈夫说:“说实话,我是没想到儿子还会再有惊慌的一天。”

说惊慌夸张了,但她真的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的儿子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性子愈发稳重,十来岁的年纪就跟小大人似的。成年后就更不用说了,大院谁人不夸她儿子稳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