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2/3页)

但是桓帝为什么要除掉魏淙?

萧暥稍作思忖就明白了。

除非是魏淙威胁到了他的帝位。

而历史上皇族同室操戈的事情还少吗。

当年王氏失德穷奢极欲,使得国力耗尽蛮夷入侵,酿成兰台之变。

清流世族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便希望魏淙来主持大局,甚至还以‘乱世之时,国赖长君’的说法暗示让桓帝退位,禅让于魏淙。

平心而论,魏淙沉稳大度,不仅是东南屏障,还是国之柱石。若魏淙为君王,确实能最快地对内安定人心,使得臣僚百姓不再惶惶,对外也能最有效地驱逐夷狄,收复河山。

而且魏淙和魏西陵一样,既通政务,又通军务。所以他必然能最有效地节制各路诸侯,也不会出现蛮夷被击退后,中原群雄并起逐鹿天下的局面了。

当然这样也就没有他萧暥兴风作浪的机会。

所以世人都以为是萧暥害了魏淙。他们只看到萧暥的咄咄逼人,却忽略了那深宫里射出的阴晦目光。

但是还有一点,桓帝谋害魏淙,他有这个脑子吗?

以萧暥和桓帝接触下来这些日子,他觉得这位奥斯卡影帝陛下虽然善于演戏,但却不是一个善写剧本的人。幕后应该有人指使。

魏西陵沉声道,“王氏。”

萧暥心中暗凛。

果然,魏西陵也想到了。

王戎或者容绪才是幕后策划这一切的人。因为一旦桓帝下位,王氏就彻底丧失了插手中央权柄的机会。

王氏和桓帝是最不愿意看到魏淙掌握大权的。

但是,这些也只是他们根据曹满的一面之词做的推测。当年的事情早就无据可查。

而且更为难的是,如果真的是桓帝所为,魏西陵能怎么办?造反?

造反之后呢?

除掉桓帝,自立为帝?还是立魏瑄为帝?

但是到现在萧暥都没有看出这孩子有半点想当皇帝的念头。

有时候萧暥甚至觉得,魏瑄的理想就是当个好厨子,云越会的,他都要学会。云越不会的,他也要会。现在未来的暗黑系武帝好不容易被他培养成一个乖巧懂事积极向上的好青年,萧暥不想魏瑄卷入这种事情。

那么魏西陵自立为帝?萧暥觉得即使剑架在脖子上,魏西陵都不会自立称帝的。

而且更关键的是,如今九州之内诸侯群起,北宫达依旧是实力最强的诸侯,几年之后我和北宫达的生死决战在所难免。更不用说九州之外北狄等诸多蛮夷部落厉兵秣马虎视眈眈,阿迦罗怕是还在收服十八部落的途中。

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就是稳定,积蓄实力,贸然发难桓帝和王氏绝非明智之举。

而且萧暥步步为营,统一北方的计划也不能因此而打乱。

魏西陵忽然道:“阿暥,嘉宁还在北狄,先带她回来罢。”

萧暥也默契地不再提了,顺势道,“我前番转战北狄草原,对于北狄各部落有些许了解,还见到了阿迦罗。”

魏西陵顿时脸色一沉:“他做了什么?”

萧暥这会儿眼瞎看不到魏西陵已经冷到了极点的神色,道:“前番在刚氐河谷伏击扎木托时遇到过他,他大概想收服拓尓图部。”

魏西陵脸上罕见地阴霾重重,“我是指他有没有伤到你?”

某瞎狐狸还没意识到他字里行间透出的刺骨寒意,居然还有点得意,道:“阿迦罗没机会的,我差一点就拿下他了。”

然后他眼梢不自觉地又微微撩起,无法聚焦的目光不知道看着何方,“西陵,我想趁此机会,救出嘉宁后把北狄王庭也端了。”

魏西陵眸光微敛。

他们此次合兵灭曹满,潜入漠北救出嘉宁,并没有横扫漠北草原的计划。所以兵力部署以及作战时间上都没有准备。

一来,北狄王庭远在漠北,拥兵数十万兵,实力雄厚。二来,漠北严冬将至,天气恶劣,如不能速战速决,很可能因为缺乏御寒物资和骤降大雪,被困在茫茫雪原上。

要袭取北狄王庭,比起拿下曹满,无论是时间上,还是战备上,都明显不足。

而萧暥现在忽然闪出一个念头,就要兵锋突变袭取王庭,此中风险极大。

魏西陵道,“北狄王庭远在漠北,草原各部落兵力不下数十万,我们此番准备不足,不可轻举妄动。”

萧暥也知道,就凭他们的兵力想要端掉北狄王庭确实是妄想,但是,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眼前了。

“西陵,他们实力雄厚,但是心不齐就没什么用。”

魏西陵立即意识到他话中有话,“你得到什么消息了?”

“我确实有消息。”萧暥眨眨眼,“我这次兼并了数个北狄部落,从他们口中得知北狄王庭里怕是要起一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