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伴虎(第3/4页)

曾贤手捧圣旨念道,“晋王魏瑄办事得力,朕甚为欣慰,酌升晋王为光禄卿,佩银印青绶……仕子苏钰,聪颖悟达,遂授予尚书台行走,辅助晋王任事。”

这道圣旨听下来,魏瑄恍然。

谢映之今天进宫这一趟,想必是把桓帝哄得心花怒放,就有了这道旨意。

谢玄首是萧暥的人,说到底,还是萧暥的意思。

萧暥不仅给了他任事的机会,这一次,连帮手都给他找好了。

苏钰微笑,“殿下也许是大雍朝近年来擢升最快的官员了,还未加冠就已出仕,上任才不到十天就得提升光禄卿。殿下青年才俊,将来必然使天下诸侯刮目。”

魏瑄道:“先生谬赞,先生是玄门新秀,能得玄首青睐,魏瑄将来还需要先生多多指教。目前之事,先生可有指点?”

苏钰微微一诧,这晋王如此急于任事,倒是少见。

而且他这哪是求自己的指点,这是在问谢映之的意思。

谢映之让他来辅助魏瑄,必然有所授意。

苏钰道,“目前我们要做两件事,一,彻查朝中世家大族臣僚的产业和经营,二,在各州郡推行科举取士。”

谢映之说过,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

这些世家豪门盘踞朝野多年,结党营私,贪墨卖官,圈地自肥,暗相经营,养得脑满肠肥,稍微一查,必然有一大批人引咎辞职,这就为科举上来,有真才实学的仕子们腾出了位置。

苏钰道,“查彻不法,引荐人才,这两件事做下来,我可以想见,五年内,朝中气象必焕然一新。”

魏瑄不由精神一震。

谢映之什么事都一针见血看得透彻。魏瑄听得很仔细,他在学习。

萧暥虽然用兵打仗很有一套,但治国,却需要谢映之这样的宰辅之才。

某狐狸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所以对于此番推行科举新政,他不干涉。

只听苏钰道,“到时候朝局蒸蒸日上,府库充裕,进可与诸侯决战,横扫乱世,退可以保雍襄两州百姓,富庶安定。”

魏瑄听得心气激荡,这就是萧暥的计划吗?

只可惜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一年。

但哪怕只是一年。如流星划过夜空,瞬息的明亮,也好过那黑暗漫长的一生。

“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去文昌署。”

文昌署内,这会儿倒是全员都到齐了,杨拓已经倒台,这些人急着纷纷寻找新靠山。

一见魏瑄和苏钰进门,争先恐后地表立场,吹嘘拍马。

魏瑄淡淡道:“先做事。”

有苏钰当他的副手,这效率就高了。

整整几天,他和苏钰埋头理事,那些署员平日里闲散惯了,这会儿叫苦不迭但又不敢支声,只能跟着勤勤恳恳地办事儿。

但是作为新锐大臣,这两天,送礼的人是踏破了文昌署的门槛。

魏瑄惊诧,朝中送礼之风竟然已经如此明目张胆了吗?

当然这送礼也送得讲究,都是一些价值高昂却别有雅趣的文玩古董、字画书籍,只能说是文人之间的私交,还真没法抓什么把柄。

魏瑄当然一一拒绝。

接下来,这些人见晋王油盐不进,又变了花样。

请客。

忙了一天,到了闭署前,总有人籍着不同的由头来请他一起晚宴、看歌舞、听曲子之类之类,几天下来,都可以把尚元城里有名的地儿兜一转了。

轮到了春暖阁,连苏钰都不由笑道,“殿下真不去吗,就当照顾萧将军生意了。”

魏瑄摇头,苏钰不知道,他只剩下一年,他要尽可能在这一年里多做一些事情。

他多做一些事情,那人肩上的负担就可以轻一些。

眼看着又是一天,日已西斜。

照例打发了一群请宴的后,魏瑄正打算快速把手头的事务处理完了,晚上去将军府,给某人做顿好吃的。

最近馋桂花酒而不得的某狐狸,想吃桂花鱼。

这时又有人走到他案前。

魏瑄奋笔疾书,头也不抬:“多谢好意,今晚我还有事,所以……”

他话说到一半,忽然瞥见视线中,一袭暗紫色的朝服,束腰的云纹玉带,心跳忽然就加快了。

一抬头就见萧暥站在他面前。

三魂七魄倏地飞散了一半,很久没看到他穿朝服了。

难怪周围那么安静,所有的署员一个个都如避蛇蝎地逃开了,埋头伏案,半点声音都没有。

萧暥手支着桌案,微微倾身,“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尚元城那里有一家烤鱼铺子。”

他微微一偏头,“待会儿跟我去吃。”

典型的干扰公务。

某只穷得掉毛的狐狸要请客,当然是……路边摊了……

依旧是河边柳树下的铺子,用油布支起了一个棚,下面放着几张简陋的矮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