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第3/6页)

“曹家……你在扬州惹出来的事情,如今使得曹家都弱了几分。”戴铎呵呵笑道,看起来很是高兴此事。

温凉道,“这是为何?”当初那曹家的名头刚出现不久就给压下来了,他料想这对曹家的影响并不大。

“当然是有人想把曹家给弄下来。”戴铎慢条斯理地说道,顺便给温凉斟茶,“有人在头顶上的日子,总比不过自己是上位者来得舒坦。”此事不过是刚好给那些人一个机会罢了。

温凉淡凉地说道,“此事与我等又有何关系?”

戴铎哈哈大笑,“也对,爷还未曾对此事做出任何指使,如今的确与我等无关。”

温凉此次来寻戴铎,是为了戴铎在扬州久留的原因,若不是为此,眼下戴铎应该早就离开江南。自从温凉来此后,江南的大部分事宜便交给了温凉,戴铎跑到山东去了,此刻又是为了此事才回来。

“戴某在山东时听到了奇怪的传闻,可追根溯源还是从浙江起源,便又重新回到此处。”戴铎斟酌着语气说道,看起来也有些迟疑,“温兄可知,朱三太子?”

温凉挑眉,这是他在短时间内听到的第二次。不过若是此事的话,也怪不得戴铎没有把这事的起因经过落到纸上,这太容易招致祸患。

“若是因为此事的话,曹寅来寻时,便把此事作为试探的突破口告知某。以某来看,许是有人借着朱三太子的名义起事,而地点该是在浙江附近,该是消息走漏。可依着曹寅的表现,此事便是真的走漏了风声,如今该是摸不到准确地点才是。”温凉慢悠悠地说道,眨眼间便把事情的真相推测出了八九分。

戴铎笑道,“有温兄在的,的确是省事许多。若是如此,曹寅参与此事,一时为了向万岁爷邀功,二来也是为了平定谣言,免得……”

“或许这不是谣言呢?”温凉淡漠地打断了戴铎的话语。

戴铎张口结舌,有点难以置信,但也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不可能,朱三太子早有记载,这不可能是他。”

温凉点头,“某并没有说是朱三太子。”

戴铎沉思半晌,很快回过神来,愕然道,“你是说……明皇子朱慈炤?!”朱慈炤乃崇祯皇帝的第四子,迄今为止,明朝遗族还未被真正寻到下落的,也便只有这位小皇子了。

戴铎变得严肃起来,若是真的有这么个“朱三太子”存在,那意义截然不同。光是“朱三太子”这个名号便能引来无数心向前朝的百姓前仆后继,如今若真的有这么个遗族在,怕是真的能引起些事端来。

“温兄怎么看?”戴铎一边整理思绪一边说道,似乎想从温凉这里先得到些看法。

温凉的指尖摩挲着温热的茶盏,道,“若只是此事的话,爷参与其中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后续的处理会很麻烦。”他并不记得“朱三太子案”是如何发展的,但温凉隐约记得,康熙帝的确是抓到了朱慈炤,而且还用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朱慈炤的全家。

温凉记不清楚准确的记录,然朱慈炤是真实存在的,若是能由胤禛的人马逮住了朱慈炤,自然是好的。而曹寅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不然不会在追寻着线索,并把此事告知温凉。

然这些都是日后不能宣诸于口的事情,若是处理不好,只会惹来一身骚。

“若是爷参与其中……”戴铎显然也想到了这处,“朱慈炤毕竟是前朝遗族,不论怎么处理都是难事。依着万岁爷的手段,想必会直接……”他伸手做了个示意,“只要有个名头便是了。”

戴铎显然也猜透了康熙帝会有的心思。不,应该说,他是猜透了上位者的心思,不论是哪一位,都不想留下这般隐患。

温凉半心半意地点头,“若你要插手此事,还是与爷沟通后再言。”他心中有些许猜测,然这想法太过奇特,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温凉并不打算告诉戴铎。

戴铎也是如此认为,本以为只是个起义事件,可若是真如他们所想牵扯甚多,便不是轻而易举便能够了结。

“温兄,你似乎不想爷参与此事?”戴铎何其敏锐,他很快便感觉到温凉刚才的话似乎有些言不由衷。

温凉抬眸看他,“爷若是参与此事,能得到什么好处?”

戴铎迟疑地说道,“万岁爷的看重?”温凉的问法有些怪异,不过他倒不是不能分清楚。

温凉摇头,分析道,“此事不论如何处理,定然是秘密进行。顶多便是万岁爷心里清楚,百官半知半解。可对爷来说,便是暴露了他在江南的势力,如今明面上,万岁爷已然知道某在江南活动,若是再加上这事……”他还未说完,戴铎便明了了他的意思。

这一切还不如从最开始的时候便当做不知,让曹寅自个儿去折腾。依着戴铎得到的消息,如今已有人欲借着这名义起事,他们再插手也比不得这些早就盯上此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