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AI杀戮机(第2/3页)

“确实很难想到,但如果分析的话,一个是大方向是往这边走,因为白棋这边还是有点薄,而且走其他的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已经是一个平稳收官的局面了。”

卫菁听到这话有些奇怪的问了一句:“上面这一块的空不管吗?还是说上面已经不用再围了吗?”

虽然卫菁段位要比南柯高一点,但是卫菁明显感觉南柯的实力要比自己强,而且还强不少。

怎么说呢,有些人表面看起来这三段,实际实力根本就不太清楚,鬼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实力,更不要说南柯前段时间还拿了一个全国大赛的冠军,但是和韩国不同,中国普通的全国大赛除了像是中日挑战赛这种之外其他并没有升段的优待,你还是得老老实实的下有效对局达到规定的胜率之后升段。

所以现在中国棋坛涌现出一批,看起来段位比较低,但是实际上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年轻棋手,甚至是以低段位的身份考着预选赛打进世界大赛的。

像日韩经常能看到一些稍微段位低一点的六七段出现在世界大赛当中,那是因为他们国家就这么点人,有时候运气好,低段棋手也能进来。

但是中国从预选赛打进世界大赛的低段,你要真把他们当低段,那你可就惨了。

这也是很多人诟病说韩国棋手面对中国厚度夺冠困难,韩国比中国拿冠军更有含金量的不合理之处,韩国前五的棋手基本上可以稳定参加世界大赛,但是放在中国,一场世界大赛根本就凑不齐前五,缺席基本上是常态,核心就是卷。

比如说柯某LG杯预选就要打两个世界冠军,到本赛又是世界冠军大申子,这个难度放在韩国棋手身上,世界大赛都保底四强了。

在你吐槽韩国棋手面对中国厚度困难的时候,中国已经在自己家困难内卷过一次了。

卫菁也忍不住感慨以应杰为开头的九五后实在是太离谱了,南柯拿到冠军也就算了,还有其他人十五岁这个年龄就拿到了全国冠军,甚至前段时间还有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闯进了世界大赛决赛,简直是离谱母亲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虽然说闯进决赛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光有运气没有实力,是不可能在世界大赛上生存下去的,同样让人惋惜的是有应杰这个决赛铁闸在,少年始终无法夺得冠军。

应杰这个曾经的屠龙少年,也成为了盘旋在世界王座上面的恶龙,开始了自己一口一个屠龙少年的恶龙生涯。

“因为也围不住什么,仔细看,其实这一块也有点薄,还不如让黑棋来,就算他全部破光好了,也没有多少目棋。

你看你看,黑棋点了一个,来了。”

“人工智能跟我师傅都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面对这种粘基本上不可能去下的,百分之百就是要反击,实战就是靠断。”

卫菁看到实战的这个变化,忍不住疑惑的问了一句:“便宜吗?这样外面被人家打一下?”

“简明局面,对于优势的一方来说,这种就怎么说呢?可能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的话,两三目四五目棋的差距,尤其是在中盘当中其实很小,可能几步之内就形式变化就彻底结束了,甚至双方处境直接逆转。

但是对于人工智能,我看了不少的棋,包括中科那边的弈界我还参与了一些测试,对于人工智能来说,两三目的差距,就已经是很大的了,他已经认为自己的胜率到百分之九十,百分之九十五了,基本上就是他认为自己赢定了!”

南柯忍不住摇了摇头,本来两年前应杰战胜人工智能之后,大家以为人工智能已死。

但实际上,人工智能就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不断的发展,甚至要比两年前更强。

韩国的人工智能南柯还感觉比较一般,毕竟也没有比人类顶尖高手强太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腾达的保密系数太高了,南柯自己都没有尝试到这个人工智能,但是科大的,这个项目那就有关系可以走了,南柯深刻的体会了一下人工智能。

该怎么说呢?南柯觉得这些玩意正式走向市场之后,这个围棋界就要从学习应杰变成学习人工智能了,因为这些数据化实在是做的太精准了。

原来大家学习应杰,也就是学习他的棋谱,根据他的一些东西来吸收,化为自己的东西,毕竟应杰也不可能给所有人一对一的上小课。

简单来说,应杰的棋谱大家是学习模仿,但是没有办法背的,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一个棋谱不可能把所有变化都弄清楚,大家更多的是学习思路,和他的一些下法。

但是人工智能就完全不一样,应杰的棋谱是有限的,人工智能的变化是无限的,至少在人类看来是如此,在什么阶段应该下什么棋,人工智能都会给你标的一清二楚,甚至是手把手直接给你标出来答案,每一步都有,简直可以说是参考答案,或者对现阶段的人类来说,就是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