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是以三界大变动(第2/3页)

“没有……”

少年道人温和笑了笑,垂了垂眸子,在这山下看下去,几十年前,年少的秦王和威武王一路打到了人族和妖族的边境,这是被困顿在宫中一生的他,此生到过最远最远的地方,道人垂眸,轻声道:

“我谁也没有想,谁也不会再来。”

风吹而过,山中树木晃动如浪潮,道观里面,少年道人教导弟子修行。

道观之外,一片祥和,一对对联藏匿于深山老林之中。

且曰——【长生不老神仙府】

且道——【与天同寿道人家】

……

佛国清净之界地,阿弥陀佛看着那一颗菩提树和自太一尊神来过之后,就已经隐隐有些要成熟之迹象的菩提果。

最终决定,不去这三清法会。

但是三清道祖,地位极高,极为超然,若是不去的话,岂不是拂了三清道祖的面子,于是他斟酌许久,迟疑了足足七八日时间,也还是写了一道法旨,给了那位南海观世音大士。

让这位大菩萨代替自己,前去这三清法会一叙。

阿弥陀佛松开手,让这一道法旨散发流光,化作了一道光华冲天而起,消失不见,南海观世音来此询问,老佛道自己要苦修,南海观世音素来最为温和,和道门关系不错,和天庭亦有往来,三清法会,却是恰好。

观世音菩萨于此并无什么异议,只是好奇为何阿弥陀佛不去,且问道:

“道祖讲道说法,玄妙无比,就算是我佛无量,听道祖讲道,也会有大开悟之感,况且自太古之年之后,三清道祖或有间隙讲法,但是如此明示,说是三位道祖一同召开的法会,却是第一次了。”

“对于修行者来说,这岂不是一桩无上机缘?”

“阿弥陀佛为何不去?”

“以佛之根基悟性,当大有所悟才是。”

阿弥陀佛缓缓摇了摇头,目光隐隐有些凝滞,并不如往日灵动,道:

“吾佛法尚且未曾参透,前去参悟道法,岂不是大谬了吗?”

“不可,不可。”

“我要在此地,继续参悟菩提之妙,佛法之高。”

他呢喃着说着什么,观世音菩萨不由惊愕,眼前这位老佛往日在诸佛当中,最为开明,常常说诸法皆是佛法,佛法一言以蔽之,则为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可是今日所说,却隐隐有些不同。

似乎是有些执着迷惘。

但是观世音菩萨再看他,却没有在他的脸上看出哪怕一丝丝不同。

又想到了,阿弥陀佛的境界远远高于自己。

或许只是自己想多了。

于是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谨遵法旨。”

阿弥陀佛又道:“三清法会,难得召开,汝且自去佛国之中,取净琉璃,取青莲花,白莲花,红莲花各三百朵,并些清净之物,送去大罗天上,以表恭贺。”

观世音菩萨皆一一答应下来。

然后才踏着莲花飞去远去了,阿弥陀佛注视着佛光远去。

自己目光缓缓收回,看着眼前菩提树,且自语道:“我佛慈悲,三清法会虽是高渺,老僧却须得要守着这一颗太古菩提之树,参悟佛法,顿悟妙理。”

“否则,若是吾师佛祖归来,无人在前,亦是不妙,亦是不可。”

“如是才对,如是才对。”

他的嘴中呢喃,跌坐在菩提树前,神色枯槁,和往日之灵动,似有不同。

菩提树枝蔓延,清净自在,树木之下,似可见佛祖之影,真实不虚。

阿弥陀佛心中竟然生出一丝丝妄念。

他知道自己不离开这里的真实原因。

菩提果要成熟了。

如此重宝,可称为是整个佛门无数佛法的汇聚,是最高至宝,其价值,比起整个佛国加起来都还要更为巨大,如此机缘,断不可以为他人所截去,这清净曼妙,菩提之名,菩提之果——

是我的!

风拂而过,菩提树叶相互摩擦声音如浪潮,老佛安坐于树下,树木之下,似可见到佛祖温和注视着自己,看到佛祖之影清净自在,嘴角含笑,那自是佛祖。

那面貌,那气息,那端坐莲台,那身披佛衣,那念诵佛经的模样。

不是佛祖。

还能够是谁呢?

不是佛祖。

还可能是谁呢?!

……

真武府中。

神将仙官来去,颇为热闹,仙官围绕成了一个圈,看着这个空地当中,王灵官和巨灵神角力,巨灵神身材巨大,力量也极强横,能够劈山断岳,于群仙诸神之中,也算得上实力极为强横者,但是却不是王灵官对手。

几个回合下来,已被王灵官靠着蛮力压制下去。

旋即身材寻常的王灵官忽而爆发力量,双臂一晃,却是提起了巨灵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