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盈利之谜(第2/3页)

林为民刚走进门便听到院里传来嘻嘻哈哈的声音。

“林老师,您来了!”朱威廉出来将林为民迎进屋。

自从榕树下迁到燕京来,林为民仅来过一次,就是他们搬家的时候,如今再来,整个小院已经与当初大相径庭。

一进的院子里有十几间房子,如今都被改造成了办公室,每间办公室里都有人在办公。

院里养了棵假榕树,算是对应了“榕树下”的名字。

林为民进门时听到的嘻嘻哈哈的声音,是几个年轻的编辑在抢零食吃。

其中有几个人林为民也曾见过,那是在国文社的互联网创作大赛上。

“威廉,你这是把我们互联网创作大赛的获奖得主都给一网打尽了啊!”林为民调侃道。

朱威廉笑道:“没办法,创作大赛选的都是精英啊,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便宜我们自家人。”

榕树下的年轻编辑里,有第一届互联网创作大赛获奖的路金波,笔名李寻欢,也有第二届大赛获奖的陈万宁和李婕,陈万宁就是宁财神,李婕就是安妮宝贝。

在朱威廉的介绍下,林为民与编辑们闲聊了一会儿,然后他又被朱威廉请进了办公室。

这次朱威廉把林为民请过来,说是想跟他讨论讨论榕树下的未来发展。

网站迁到燕京来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时间也是榕树下快速发展的一年,注册用户从原本的10万一下子涨到了近80万,成绩是可喜的。

在国内的文学网站领域是当之无愧的一哥,可惜没什么用。

高速发展的同时,榕树下的隐忧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

随着网站的不断发展,公司的烧钱速度越来越快,仅仅是公司每个月的基本运营支出就需要30万元,而榕树下今年到现在为止,收入仅有15万元,平均到每个月,还不足3万块钱,是支出的十分之一。

现如今网络文学方兴未艾,榕树下虽然在互联网上坐拥80万注册用户,但变现渠道十分单一。

因为网站的性质,他们现在能接到的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价格都比较低。

这一年多有国文社的支持,线下出版渠道倒是走的还算顺利,但出版对作者的用处比较大,对网站的帮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段时间以来,榕树下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国文社的融资在这个月已经消耗殆尽,榕树下却还没有找到像样的盈利点。

朱威廉自己倒是有钱,他也不介意给榕树下烧点,不过现在榕树下毕竟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了,再者总是这么只进不出,有多少钱也不够他烧的啊!

林为民听完朱威廉的苦恼之后陷入了沉吟。

后世,榕树下在两千年前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短短几年时间注册用户数量便突破了450万大关,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中文互联网第一文学平台。

但网站发展突飞猛进的背后,却是危机四伏。

联合出版、纸质出版、电台合作、品牌合作……

榕树下曾经多次尝试突破困境,可走到最后总会发现:此路不通。

于是在2002年,朱威廉不得不将榕树下作价1000万米刀卖给了贝塔斯曼集团。

如今这个时间线,榕树下有国文集团的帮助,发展比后世更加迅猛,可危机也提前到来。

找不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榕树下迟早有坚持不下去的一天。

榕树下的发展困境对于朱威廉来说是个难题,但对于林为民而言却没什么难度,就跟开卷考试差不多。

但他并没有给朱威廉出谋划策,国文集团现在还只是榕树下的股东。

“这样吧,我们集团再投资榕树下一笔钱。”

听到林为民这话,朱威廉一脸为难。

国文集团的钱当然不是白拿的,这意味着他手中的榕树下股份必然要被稀释。

自己一手创建的网站,最后却只能变成小股东,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估值呢?”朱威廉的声音干涩。

“1200万元。”

1200万元的估值,对比国文社当初第一次投资时增加两倍。

朱威廉神色犹豫,此刻他的心情是矛盾的。

一方面是榕树下的发展势头迅猛,看似前途一片光明,另一方面是网站至今都没有找到赢利点,一切美好的前景看上去更像是海市蜃楼。

观察着朱威廉的表情,林为民说道:“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榕树下现在面对的问题你也应该清楚。在没有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之前,这就是个吞金兽,活下去才是榕树下的第一要务。

你如果怕自己的股份太低,我们可以共同出资。

如果你不想再往网站投钱,我们还可以再借给榕树下一笔钱,帮助它发展。”

话说到这里,林为民已经把答案摆在朱威廉的面前,就看他自己如何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