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第2/3页)

这一条乍看起来,似乎是堵死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道路。

但汉语博大精深,“原则上不设立”这六个字,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灰色成分,海晏和刘燕铭等人常年与政府打交道,如何能不理解这里面的含义。

第16号令发布仅过了一个月,紧跟着广电部又发布了第17号令《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管理规定》,有细心人详细研读规定内容。

发现其中并没有任何明确禁止民营公司参与电视剧制作的条件,而且按照其中的条款,具备一定条件的民营公司甚至可以申请《电视剧制作临时许可证》。

这毫无疑问就是去年林为民所说的“给涉足电视剧制作的民营企业松绑”,可以默认为政府已经默许民营公司参与电视剧制作。

春江水暖鸭先知,今年以来,唐龙国际、派格太合等影视公司相继成立,就足以说明电视剧制作这个领域正在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燕铭几人讨论起这件事时,言语中带着几分庆幸,有林为民的提前预告,大家一起合作,涉足电视剧制作领域已经领先了所有同行半个身位。

眼下,《花季雨季》的后期制作正在进行当中,这部电视剧从筹备到制作耗时大半年时间,吸引了众多媒体、读者和民众的关注,现在只等电视剧播出后的效果。

如果能够保持《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的势头,那么文诚影视必将成为国内电视剧制作领域的龙头公司。

又过了两天,林为民接到了罗杰·斯特劳斯打来的电话。

在电话中,罗杰·斯特劳斯告诉林为民,有几家米国媒体想要采访他。

在此之前,林为民曾经接受过不少米国媒体的采访,但大多是文学刊物或者是文学评论刊物,即便是综合性刊物,采访内容也是以文学为主。

但这次要采访林为民的对象有所不同,竟然全都是米国的时政杂志。

说起其中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上个月在米国上市发售的《上帝保佑米国》。

10月7日,《上帝保佑米国》正式登陆米国各大连锁书店。

作为林为民的最新力作,这部小说尚未出版便已经进入了众多书商的视野,负责出版发行的FSG出版社多年以来第一次尝试到被书商围追堵截的快感。

如今说起林为民在米国文学界和读者群体当中的影响力,一般的米国作家都无法与他相提并论。

首先在作品销量上,这么多年,林为民的作品引进入米国的超过了10部,销量极为出色。

不提销量已经突破千万册的《霸王别姬》,在刚刚过去的95年上半年,《套马人》的销量也越过了700万册,不断向千万册的大关发起冲击。

这部小说的销量崛起,离不开百老汇版话剧《追风筝的人》的功劳。

还有《千与千寻》这部儿童文学作品,在米国出版近三年时间以来,总销量已经突破了500万册。

除此之外,《情人》《追凶》《燃烧》等作品也都是百万级别的销量,即便是后期由FSG出版社引进的《风声》,在文化差异巨大的情况下,销量也超过了40万册。

放眼米国文学界,哪怕是很多畅销书作家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成就。

而林为民的小说受到如此大的欢迎,也是有着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在引进的最早期是单纯依靠读者的口碑效应,所以在那两年几部引进小说的销量并不算高。

真正让林为民的作品第一次打破读者群体的屏障实现跨越式增长的,是《触不可及》话剧、电影的成功开发以及《末代皇帝》狂揽奥斯卡九项大奖的壮举。

自那之后,林为民的名字便成功打入了米国文学界。

数年之间,他的作品又连续获得托尼奖、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等多项大奖,影响力更胜从前。

到了93年,为了完成理查德·耶茨的遗愿,林为民拜托罗杰·斯特劳斯出版《理查德·耶茨文集》。

在罗杰·斯特劳斯的强力助推下,米国媒体大肆宣扬林为民与理查德·耶茨的友情,成功让林为民的名字走入米国普通民众的视线之中。

那两个月时间里,林为民的名字和理查德·耶茨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米国民众最耳熟能详的作家。

媒体上关于他的报道也引发了米国绝大多数民众的好感,让林为民的名字超脱了“中国作家”“亚洲作家”的范畴,被很多米国人视为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作家。

尤其《霸王别姬》电影在米国上映之后,影片完美的还原了小说内容,狂揽近3亿米刀票房,不仅打破了米国文艺片的记录,也闯进了北米影史前十,成为一部永镌影史的经典之作,也影响了无数米国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