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你什么级别,配跟我谈?(第2/3页)

只可惜,《南都周末》属实是太不争气。

本来有省里两位大员出面与部里斡旋,事情已经有了转机,结果新闻倒查又出了问题。

《南都周末》以往的多篇报道被查出存在夸大其词和仅凭线索推理编造的情况,另有几篇完全是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的新闻,性质之恶劣,在中国新闻界前所未有,打破了中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底线。

两部委震怒异常,《南都周末》的出现,如同一块脓疮,暴露了中国新闻界那华丽外表下的种种腌臜之事,在整个业界掀起了滔天巨浪。

消息传出之后,不仅是在业界,更在民间引起一片哗然,无数民众对《南都周末》口诛笔伐,进而开始怀疑起了大多数媒体报道的公正和真实性,引发了民间对于国内新闻媒体的第一次信任危机。

就在这风口浪尖之际,两部委联合发出红投文件,要求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在单位内部展开自查自纠,一经发现此类事件,一律从严从重处理,绝不姑息,以儆效尤。

同时又派出工作组,对重点单位进行抽查。

两记重拳,让整个新闻行业一片兵荒马乱,但也压制了舆论的发酵。

两部委的及时出手,挽回了民众对于新闻媒体的一部分信任,赢得了民众的一片叫好。

老百姓拍手叫好,新闻媒体们却叫苦不迭,称这是新闻媒体行业的“严D”,心中对于引起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南都周末》恨之入骨。

而作为此次事件开端的《南都周末》,社委李蒙煜、主编左放和副主编尤燕岭被就地罢免,参与到虚假新闻撰写和为其大开绿灯的九名记者被开除,并且驱除出记者行业,其中包括了捏造林为民和诺贝尔文学奖新闻的那个叫赵公理的记者。

连省里宣传口主管《南都周末》的负责人也因此受到牵连,被严重警告,基本断送了后半生的前途。

经过此次事件,《南都周末》虽然保住了刊物,但旗下“精锐”损失过半,名声基本也臭了,在老百姓口中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要想重新获得民心和口碑,非十年之功不能见效。

远在燕京的林为民稳坐钓鱼台,冷眼旁观着一个月来新闻界的重大变动,心中除了大仇得报的快意,一片平静。

同时又为受到这件事波及的众多媒体默哀,这事真不怪我,我就想打个苍蝇,谁能想到竟然还是一只老虎。

林为民之所以能够在《南都周末》几年的新闻稿中敏锐的发现那篇虚假的《袭J案》,完全是因为后世看过一篇《新闻行业虚假新闻大汇总》的文章,这篇文章开篇就是《南都周末》的《袭J案》,让林为民印象深刻,难忘至今。

只是林为民没想到,后世早已臭名昭著的《南都周末》竟然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成了个粪坑。

不过这样也好,提前撕掉了这种媒体在大众面前的光环,长了这个教训,说不定以后反而可以涅磐重生,变成一家良心媒体。

林为民没想过把《南都周末》一棒子打死,他们虽然报道过假新闻,但深入、客观的好新闻也不是没报道过,而且还是多数。

套用老人家的话,“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谁能懂,林老师用心良苦啊!

国内新闻媒体行业轰轰烈烈的“虚假新闻自查自纠”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这已经跟林为民没关系了,他现在除了正常工作,就等着《南都周末》的道歉了。

反正领导是这么说,他当真了。

只是这个时候《南都周末》仍在停刊整顿当中,恐怕一时半会顾不上这件事。

这天下午,程早春从外面开会回来,黑着一张脸。

林为民去到他办公室,说起了风凉话。

“挨两句骂就挨两句骂嘛,谁让你是领导呢!”

程早春一脸郁闷,“敢情挨骂的不是你。你小子不用在这里幸灾乐祸,你以为我挨骂是因为谁?我告诉你,现在俩部门的老大都盯上你了。你小子,自求多福吧。”

林为民吓了一跳,“不至于吧?”

程早春冷哼一声,他当然是吓唬林为民的,不过他这话也不是无的放矢。

因为林为民这一波骚操作,引发了整个新闻行业的舆论动荡,给两部委的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他被人记恨也很正常。

听完程早春的话,林为民摆了摆手,“无所谓了。我又没想着升官儿,嘿嘿,无欲则刚!”

程早春揶揄道:“你就庆幸吧,几位领导还算是有点担当,没把你拱到前面去吸引火力,要是让那帮媒体知道了这件事是你在后面搅风搅雨,哼哼……”

林为民听着这话,脑海中脑补出全国媒体得知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对他千夫所指,群起而攻之的画面,不禁浑身打了个冷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