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剃了,你就火了!(第2/3页)

葛优看着就朴素多了,就是头发有点告急,英年早秃。

梁天和葛优是第一次跟林为民见面,这个时候两人尚未成名,一见林为民都有些紧张。

随着年关将近,炒了快两个月的龚古尔文学奖的热潮虽然要过去了,但林为民的名声却丝毫没有减弱。

这可是国内数得着的大作家!

再看着林为民单手开奔驰的潇洒姿态,两人更加拘谨了。

“没事儿!都日朋友!”汪硕大咧咧的拍着俩人的肩膀说道。

“你把舌头捋直了说话。”

林为民玩笑了一句,气氛轻松了下来。

众人在首都电影院门口集合,这里原来叫新新大剧院,是解放前众多京剧名角亮相的剧院,解放后几度更名,最后成了首都电影院。

改革开放之后,不少国外的经典电影解禁,燕京人民总能在首都电影院看到不一样的洋玩意儿。

比如去年引进国内的歌剧片《茶花女》,首都电影院刚安装光学立体声不久,看这种歌剧片效果拔群,引发了燕京市民们的热烈追捧。根据《燕京晚报》的报道,燕京城里至少有二十万人看过这部电影,这可是小众的歌剧片。

这次《顽主》公映,首都电影院购买了一份拷贝,汪硕打头给大家买了电影票。

郑小龙挤兑汪硕去给大家买饮料和小吃,林为民提出要喝咖啡,被汪硕狠狠瞪了一眼,这是拿他当冤大头宰了。

去年中国电影公司牵头提出多种经营的概念,燕京城影院开始卖起饮料小吃。

汪硕和冯晓刚捧着东西回来分给大家,郑小龙喝着北冰洋道:“这才对嘛!你请客得有点请客的样子。”

众人吃着喝着,晃着膀子进了放映厅,跟一群街溜子一样。

哦,不对,在燕京,这就叫顽主。

《顽主》改编自汪硕的小说,编剧又是汪硕,对小说的还原度非常高,基本就是后世冯晓刚电影起步阶段的那股味道,尤其是看着葛优和两天这两张各具特色的脸。

看完电影,外面的风雪停了。

汪硕张罗着去东来顺吃涮羊肉,这才是今天请客的重头戏,众人欢呼雀跃。

一群人进了门,先点二十斤羊肉,镇压全场。

吃饭聊天,郑小龙说起了《渴望》的情况。

这部投资了100万的电视剧算是掏空了艺术中心的家底,下半年开拍,上个月刚刚拍完,现在正在进行后期制作,预计过完年就能播,播出还是在央视,比后世整整提前了两年时间。

郑小龙说起这部电视剧压力就有点大,这年头电视剧还是走统购统销的路子,中心投了一百万,赔本是肯定的了,就看播出之后的口碑和影响力怎么样了。

赚钱和口碑,总得占一头儿。

“我对我们郑主任有信心,我们中国电视界,差的就是我们这部《渴望》!”

大家早已习惯了冯晓刚的说话风格,打趣了他几句,冯晓刚也不以为意,反而乐呵呵的。

雪天和涮羊肉适配度太高,林为民都忍不住多喝了两杯,拍着葛优的肩膀喷着酒气。

“优子,信我的,你这头发留着也没什么用。剃了吧,剃了,你就火了!”

葛优有点郁闷,我不爱说话不代表我好欺负。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林老师挺大个作家,聊天怎么专戳人眼珠子呢?

此时一样有点喝多的汪硕也凑了上来。

“优子,别人的话你可以不信,可为民说话你得留心。他这人啊,邪性!”

冯晓刚也附和道:“林老师说的没错。优子你这形象当演员不够突出,剃了头立马就让人过目难忘。”

梁天却道:“剃了头,那不成陈佩斯了吗?”

冯晓刚反驳道:“陈佩斯怎么了?中国就一个陈佩斯,剃了头,你就是第二个陈佩斯。我问你,搁你你干不干?”

他的激将法让梁天迟疑了,这几年陈佩斯在国内如日中天,小品、电影双开花,要是真能成陈佩斯那样的腕儿,剃个头也不是什么问题。

“那就剃!”梁天提葛优做了决定。

汪硕一拍葛优的肩膀,“这就对喽!走着!”

葛优吓了一跳,“嘛去?”

“剃头去啊!”

“真剃啊?”

葛优立刻扒住了桌子,这都什么人啊,一言不合就要给人剃头?

冯晓刚看热闹不嫌事大,一把夹住了葛优的胳膊。

“听硕爷的,林老师也说了,剃了你就火了!”

“我不去!我不去!”葛优惊恐的想逃跑。

却被众人合力擒住,然后抬着蹬着腿的葛优前往理发店,连饭都顾不得吃了。

“服务员,桌子给我们留着,一会儿回来吃!”

郑小龙落在最后,料理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