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痞子风格(第2/3页)

林为民哈哈笑道:“腾局,您就别寒碜我了,就是个代步工具而已。海南那边来的,不算贵。”

韩山平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满是艳羡。

他听说过林为民有钱的事,但还是第一次知道林为民居然还开着这么好的车,这回来燕京真是涨见识了。

三人来到便宜坊吃烤鸭,滕金贤请客。

边吃边聊,话题离不开电影和文学。

杨梦联系林为民的国际电话还是通过滕金贤办公室的电话打的,他自然知道林为民的《情人》被改编成了电影,说起《情人》要参加戛纳电影节的事,他不禁慨叹。

“我们的电影能够走出国内不容易啊!”

后世国内的电影圈被热钱占据侵蚀,出国参加个电影节跟喝水一样简单。

现在不同,一来是国内的电影产业本身就比较孱弱,二来是各大制片厂资金紧张,根本没有能力参加电影节,三是意识形态问题导致有一部分电影节参加不了。

能得着一个出国参加电影节的机会,殊为不易。

改革开放这么几年,国内能出国去参加电影节的电影屈指可数,《阿Q正传》、《黄土地》等电影是为数不多的几部。

滕金贤现在是电影局的局长,自然想把更多的电影带出去,让其他国家的观众看到。

“电影是文化产业,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文化交流,又或者说是文化输出,对于塑造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的。”林为民说道。

滕金贤拍手道:“林老师这个‘文化输出’说的好,不仅可以把我们国家的文化带给世界,更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就跟那些奥运健儿为国争光一样。”

他说完又问道:“不过,这个‘软实力’是什么意思?”

“软实力这个词是我个人的说法,是相对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来说的。硬实力很好理解,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这些都属于硬实力。

而软实力,指的就是讲文化实力,这种实力在某种层面上也决定了国家的对外影响力和对外形象,都属于国家综合国力一部分,比如说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制度建设等等,我们的电影属于文化产业,自然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

林为民耐心的给滕金贤和韩山平解释了“软实力”的概念,滕金贤听完不禁叹服:“林老师这番见解真是让人醍醐灌顶!对电影产业的理解更让人佩服!”

韩山平看向林为民的眼神同样带着几分敬佩,林老师到底是文化人,这种高屋建瓴的看待问题的方式是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

刚才做了个皇冠,韩山平还觉得自己这回来燕京是涨了见识。现在才明白,这才叫开眼界。

林为民谦虚了几句,几人继续聊天。

不知不觉,喝了不少酒,几人才晃晃悠悠的告别。

第二天,林为民起床的时候还有些头疼,陶慧敏给他端来了一杯热水,嘴里埋怨他昨天喝酒的事。

“知道了,以后一定注意。”

林为民哄了她一句,脑海里想到了昨天喝酒时的画面,滕金贤借着酒劲硬是让他在剧本上留了署名。

也罢,自己也算是帮了点忙,没让老外占了便宜就行。

早上大米粥配包子,吃完饭后,浑身冒了些汗,林为民宿醉感减少了很多。

出门先到便宜坊取了车,然后才来到国文社。

进屋泡了杯茶,正准备审稿,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了。

又是好一段时间没来编辑部的汪硕出现在门口。

“领导,忙着呢?”汪硕嘴里恭维着,语气里却藏着揶揄。

“嘛事?”林为民懒得跟他废话。

“还能是嘛事?”汪硕说着,从包里掏出一份手稿。

林为民看了一眼稿子,“你这效率什么时候能往上提一提啊!”

距离汪硕上回送稿子,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

去年那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被林为民安排到了《当代中篇小说精选丛书》当中,出版之后反响还不错。

“我这还慢?”汪硕反问。

很明显,他和林为民对于效率的理解不太一致。

不过他一想也正常,谁不知道,林为民可是出了名的快枪手。

“你先看看!”汪硕催促道。

林为民看完稿子后,迎上了汪硕的目光。

“怎么样?”

“不错,这次你算是找对了风格!”

汪硕听到这句评价,脸上的表情惊喜又意外。

这几年他送到《当代》的稿子,这篇稿子的评价应该是最高的。

汪硕忍不住问道:“什么风格啊?”

“你的前几部作品,从《空中小姐》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情情爱爱写的很多,也写的还不错,但也就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