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又一个来路不正的作者(第2/2页)

听到林为民这么说,年轻人脸上顿时露出失望的神色。

下午刚刚被拒绝过一次,本以为遇上林为民是时来运转,没想到还是被拒稿了。

“你也不要太灰心。你这部小说我看了一下,少说也得有四十多万字。光是能把控这么长篇幅的作品,就已经说明了你的写作能力。你这部小说的故事性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在思想性上差了不少。”

林为民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用“思想性”这个词来作为拒稿的依据,见对方面色有几分不解,他又说道:“这么说吧,你这部小说是一部很不错的通俗作品,但要想作为文学作品登上《当代》这样的文学刊物,差强人意。”

林为民说到这里,年轻人已经彻底死心。

他将桌上的稿子收起来,朝林为民微微鞠了一躬,“谢谢您的意见,我回去再修改修改。”

他正准备转身,却被林为民拦了下来,“年轻人别着急,话得听完才行。”

年轻人看向林为民,面露不解。

刚才都说的挺明白了,这稿子达不到你们的录用标准。

“我刚才也说了,你这部小说啊,整体通俗性很好。虽然够不上我们《当代》的刊物发表标准,但最近我们正在策划《当代长篇小说精选丛书》。

收录的主要是往年发表作品和那些没采用的遗珠之憾,我想把你这部小说放到丛书里面,你看怎么样?”

林为民说完这句话,年轻人大喜过望。

“丛书?林老师,您的意思是我这部小说能发表了吗?”

林为民摇摇头,道:“准确的说,应该是出版才对。丛书不是刊物,是出版图书。”

我哪儿管什么出版还是发表,只要能印成铅字就行!

年轻人满是激动的握住林为民的手,“谢谢,谢谢,谢谢您,林老师!”

林为民使劲将手抽出来,“好了好了,先别激动……”

安抚了一下年轻人的情绪,林为民接着叮嘱,稿子他并没有完全看完,做出采用的决定很大胆。

未来少不了需要年轻人配合改稿,但这都要等编辑部的同事们审完稿之后再决定。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自己的小说能出版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改稿?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反正他家就在国文社对面,有问题了随时沟通,简直不要太方便。

聊完了稿子的事,林为民便将年轻人送走了。

等他再回来,林为民发现桌上的稿子已经不见了。

扭头找了一下,在贺启智的手里。

柳荫摇着头,语气中带着感叹,“我就弄不明白了,为什么为民你找来的作者和作品来路都那么不正呢?”

“这话说的,什么叫来路不正啊!”林为民不满道。

“就是说你是歪门邪道呢!这都没听出来?”姚淑芝调侃道。

同事们笑成一团。

那边,刚看了开头几万字的贺启智抬起了头。

“为民啊,我觉得你现在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一点?要是按照开头的质量,其实放到咱们刊物上也不是不可以。”

林为民笑着说道:“关于丛书的事,其实我是有一些考量的。”

大家见他这么说,神色正经起来。

“之前也和大家说过,我们这次的长篇丛书不光是要筛选已经发表过的作品,还有那些遗珠之憾,包括发表等待周期过长的作品,这里面当然有为了缩短稿件发表周期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能让读者有新鲜感。

除此之外,大家这几天筛选稿件,可能也会发现,我想留下的作品更多的还是通俗性较强的作品。

丛书是新瓶装旧酒,要全是旧酒,味道还寡淡,喝着就没意思了。

强调通俗性,是在跟我们《当代》做区分,我们的丛书不光是要圈定以往的读者群体,更要开辟新的读者。

小吕的这部小说,要是放到水准整体差一些的时候,确实是可以发表的,但我觉得那样还不如干脆放到丛书里面来。

只要丛书的销售情况能够达到预期,我相信对于小吕的加成,不会弱于在《当代》发表的。”

众位同事听完林为民的想法,沉吟片刻,不得不承认林为民想的就是比大家要高远不少。

他是从编辑部的整体出发考虑问题,而不单单是从稿件水平的角度。

难怪社里会考虑给他加担子!

贺启智心里感叹,一只手抚摸着小吕的稿件,首页上赫然写着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