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2页)

但后来的后来,裴谨修再回忆起时,只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命数。

生或者死,一切端看天意,并不在他退或者不退。

而他的性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退让到一定程度,就是拼尽全力的反抗。

找到未来的方向后,裴谨修第一件要紧事便是好好学习。

他想快点再快点,以最快的速度读完小初高,参加高考,考上京州大学。

回家当天,裴谨修便为自己制定好了一份粗中有细的五年计划,他八岁之前就读于京州最好的一所小学,虽然只念了两年,但是小学课程早已经学得差不多了,所以他打算在明年下半年前念完小学,考上初中,然后从初一跳到初三参加中考,最后再从高一跳到高三参加高考。

他的高考目标不仅是京州大学,还是澄县所在省的省第一。

路就在脚下,方向十分清晰明确,但也异常艰苦难行。

首先,别说澄县,就算澄县所属的川泽市,自成立至今都没有一个考上京州大学的学生。

其次,裴谨修从前还在裴家时,无论想要什么东西都能立马得到,别说五年,他在此之前甚至连五个小时都没等过。

更何况他之前做事全凭兴趣使然,并没有什么非实现不可的宏伟志向,反正他既有的是时间,更有的是机会,很多目标就算实现不了也无所谓,对他来说重要的一直都是从过程中收获快乐,而不是从结果中实现目的。

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他是从仇恨中汲取得来的生存的力量,整个人眼里心里便只有回去复仇这一件事。

可他与周铭仕之间横亘着天堑一般的差距,万泠集团里可一点不缺来自京州大学的高材生。要从周铭仕手里夺回万泠,高考省状元只不过是他实现目标的第一阶段。

微不足道的小目标,却也重要无比,难于登天。

就算是最乐观最顺利的情况,他也得熬过整整一千八百多天,四万多个小时。

压力激增,初时裴谨修总是焦躁崩溃,失落低沉,陷入情绪漩涡中不能自拔,没完没了地怀疑自己。

越急于冒进,越收效甚微。

幸好当时孟子冬欣赏他的字,觉得止步于此太过可惜,因此辗转为他找到了澄县最好的书法老师李游,让他每天去李游家里练上两个小时的书法。

于一笔一划,历史古籍间,明心证性。

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

他遇到的那些问题,原来千年之前就有伟大先贤同样遇到过。

生活向来如此矛盾。

他拼命地想要赶快长大,走出大山,出人头地,却一定要慢慢来。

裴谨修后来抄得最多的就是佛经,一遍又一遍的,倒背如流。

再浮躁的心也趋于平静了。

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就是在这群山沟壑里,日复一日地磨炼出来的。

最快的方法,就是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