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2/3页)

祭台很大,游客涌上去后池绪周围顿时没什么人了,裴谨修这才终于松开了环住他肩膀的胳膊。

支兰族的祭舞很简单,只有那么三个动作,再笨拙的人也能跟着鼓点旋转、踢腿、摆臂。

祭台上已有不少游客像模像样地跳了起来,人数多起来后,场面一时颇为壮观,震撼至极。

受节日气氛感染,池绪也转头道:“我们一起去跳舞吧。”

裴谨修并不喜欢参与这种群体性活动,然而还没等他拒绝,池绪就已经握住了他的手腕,一边拉他上台,一边笑着回眸道:“我还没看过你跳舞呢。”

清寒冬日里,少年的笑像一束照拂万物的阳光,温暖和煦。

在这零下几度的冰天雪地里,裴谨修好似真的感受到了太阳的温度,身上一暖。

他没再抗拒,顺从地被池绪拉上祭台,温和地反驳道:“哪里没有?海岛那次的篝火舞会也是被你拉上去跳的。”

池绪很快就记了起来,也反驳道:“那次才不算,那次只是手牵手转圈圈而已。”

说话间,他们已经走到了祭台上。踩着鼓点,池绪很快就跟上了节奏,裴谨修则稍微迟钝一些。

天上忽然下起了大雪。

同样的动作,同样的衣着,两人跳起来时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即使支兰族古祭舞十分简单,裴谨修跳得也略显生疏,一看就是没有一点舞蹈基础的,举手投足间总是带着一股少年气的青涩。

但他身量颀长,肢体摆动的力度又十分到位,旋转时飞舞的衣摆卷起周遭风雪,映衬着他冷峻肃穆的面容,好似神明在人间起舞一般,格外清泠疏离,神圣庄重。

池绪跟着师甜甜学过两天跳舞,此刻跳起祭舞来倒是比裴谨修熟练一些。

他穿着深紫色支兰族古服,这种配色与纹样放在旁人身上会显得妖异邪气,鬼魅非人,可放他身上,却仍澄澈干净地像山间最清冽甘甜的清泉。

他心思并不完全地专注于舞蹈上,反而略微有些出神和放空,此刻眉目轻敛,眉宇间带着一抹悲悯众生的忧郁,跳了不一会儿,霜雪就落满了一身。

远远看着,仿佛跋涉千年而来的旧国故人,真在用祭舞与神明沟通般,充满了故事感和氛围感。

祭舞跳了半个多小时,等人潮散去,他们六个终于汇合,一起去了提前订好了饭店。

此次与他们同来支兰古镇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裴谨修的助理李复,负责考察支兰古镇项目的筹办与实际客流情况。

古祭坛大型傩舞是项目建设之初市文化局与旅游局共同推出的策划方案之一,毕竟当初政府想要打造支兰古镇的初心就是为了宣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优良传统。

所以今天早上五湖四海的游客与当地人齐跳祭舞时,李复也在现场,只不过他不在祭台四周,而是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站在了临近祭台视角宽阔的高塔上。

裴谨修和池绪进包厢时,霍凌宇他们正围在李复身边,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见他俩进来,李复笑着招了招手:“正好,有件事要问下你们俩的意见。”

裴谨修和池绪依言走了过去,见李复手机上正放着一段视频,是……他俩今天早上在古祭坛上跳支兰祭舞的视频。

这段视频是已经剪辑好的了,截了他们俩今早跳舞时的几个片段接在一起,慢放了旋转时衣摆飞舞的动态,配的音乐古老苍茫,悲凉大气,夹杂着鼓声琴音与男女声用支兰语唱出的细微吟唱。

整个视频三十秒不到,但画面极富冲击力,令人不禁心弦震颤,百感丛生。从舞蹈到镜头再到音乐,每个方面都相得益彰,恰如其分,余韵悠长。

这视频已经循环播放了几十遍了,师甜甜他们仍挪不开眼般,一眨不眨地盯着手机看。

霍凌宇笑着打趣了一句:“行啊,看不出来裴哥还挺会跳舞的。”

专业人士师甜甜评价道:“节奏感一般,动作标准度也一般,但是这个感染力真的太独一无二了,看一眼就能把人的心牢牢抓住,让人忍不住地想再多看几遍。”

徐怡也有所感念:“我是不是太久没见你们俩了,感觉好陌生啊,不像是和我认识了十多年的朋友,而像是在这里土生土长大的支兰族人。”

看着这个视频,池绪本人也十分陌生。这种感觉就像他小时候去看《仙途》点映,第一次在大荧屏上看到自己还有几个小伙伴时的心情。

剪辑、音乐、服化道、镜头语言、还有发自内心纯粹质朴的感情,都拥有与观众灵魂共振的强大力量,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赋予了他们不同于平常时的巨大魅力。

李复随手按下了暂停,但停的位置却恰到好处,刚好停在裴谨修与池绪旋转的间隙,身姿和面容虽略显模糊,甚至带着残影,但更显清丽与动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