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你是一位大能强者潘君先生,清玄万里追凶(第2/3页)

有人寄希望于仙人,甚至认为只要对方发话天下人就不敢动弹。但宰相潘君觉得他们想的太好了,也把那些修行之人想的太差了。

灵气乃根本,当年的白莲暴动、血红甲状病、余下林林总总的众多恐怖袭击都是灵脉战争的延伸。虽然当年上限不过筑基期,可仍然有无数修士毫不畏惧的直面军队,用尽各种手段强夺灵脉。

修士从来不是一个容易屈服的群体。

“您是仙人,作为最强者不出手则已,出手就必须一击定乾坤。”

宰相潘君并不认为现在仙人出手会让事情变得圆满,相反他觉得对方的威名会成为阻碍。话或许说的有些难听,但他必须趁这次机会将公版修行法的雷全部拆除。

“宗门有官府合作的,有事不关己的,有抗议的,并不是所有修士都以杀民而争利。也有像您这般为凡人着想的,我希望这种人在神州多一点,朋友多一点总好过敌人多一点。”

“而您可以把我当一块试金石,在我失败之后。”

这是宰相潘君不希望仙人这个时候出现的第二点,对方已然成为神州百姓无形的屏障,他不希望对方失去举世无双的威名。将神州之亿万百姓寄托于一人身上或许有些不负责,但目前这是最好的办法。

李易眉头微挑说道:“你可以俗一点,没必要把全部都往身上揽,你的肩膀受得住吗?”

他从这个宰相身上看到了相似的身影,是云舒,是何昆,是剑宗。这些人都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总是想扛起与之不符的重量,最后被压得粉身碎骨。

这是一种无药可救的“癌症”。

“总要有人超凡脱俗的……”宰相潘君微微低头他的电话再次响起,女儿二字在破裂的屏幕中闪烁,这次他把手机关机了。

他拽紧拳头,那百余斤重的身躯仿佛承受着神州万方。

“纵观修行界的历史,凡人积弱如沧海浮游。我不清楚像我这样的凡人官府还能存在多久?我不清楚法治社会还能维系多久?我不清楚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会不会高喊出弱肉强食?”

三句不清楚是对未来的彷徨,是观看了修行界历史后的无助。

“官府、世家、高官等等诸如此类都不在意这些,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是接受跪拜的那一方。”

潘君生于神州最鼎盛的时代,活跃于神州最动荡的时代。他学习的是反诸侯反封建,他见证的是凡人对修行之人的俯首乞怜。他的眼前是动乱的世界,他的背后是太平的社会,而他就是抵在中间那根朽木。

“在是一个宰相之前,在是一个地区领袖之前……我还是一个父亲,还是一个外公。我不想多年以后我的女儿跟我外孙说,孩子你不能修行,你是一个废物,你要跪下。”

他不同于其他人,他从未想要从李易身上获得什么或利用对方达成某种目的。

他深爱这片土地,仅此而已。

“我个人微薄的身躯是早晚有一天会入土的,但神州的百姓会永远站在这片土地上。”

李易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随后轻拍三下他的肩膀,力道不重不缓。

他说如此肯定说道:

“这就是超凡脱俗,你是一位大能强者潘君先生。”

道人负手悠悠离开,那墙壁与阵法对他来说形同虚设,就这般踏着晨曦踩逐渐复苏的都市消失。

随后一道声音如风般飘然而来。

“而那些人才是凡人。”

本来李易还在考虑这件事情该怎么解决,或者让小七处理一下。毕竟他只是一个人,现在又是和平年代,总不能像当年剑宗的时候那样一遍一遍杀过去。而且归根结底这是属于官府的事情,是属于全社会的事情,只有那寥寥无几的因果属于自己。

拐弯抹角的栽赃陷害,他可以管也可以不管。如果官府拿这个来让他出手,说不准他一个不顺眼还要敲打官府。

庸人把李易当成了听从于因果的机器,认为他只要有因果就一定会火急火燎的跑出来大开杀戒。或许是《大雷音书》和《通玄书》给世人的印象,认为他是十全十美的,认为他是大圣人,也反之总是将救苦救难寄托于自己身上。

所以李易才说不像自己,那些自传都不像自己。

这世界上万万亿人,每天都有数以百万的人死去。路上遇到车祸他会帮忙抬一手,见到老人摔倒也扶一扶,太远的人他够不着也不会主动跑过去帮忙。

所以李易没有他们的坏毛病,自己担不起的事情从来不会去扛。

而因果,他想今天杀人活不到明天,他不想今天杀也没人能逼自己,他甚至可以无视因果。

凡夫畏果,拿因果说事之人不过庸俗之辈。因为他们承担不起后果,而李易能够承担一切因果,所以他行事全凭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