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向魏恂请教结丹的条件(第2/3页)

“这能一样吗?哈哈,你都晋级多少层了。”魏恂爽朗一笑,随即又有些唏嘘的感慨道:“也不知道司马峰主情况如何了。”

“司马峰主还没回来?”陈平放下茶杯。

确实有好一些年了。

“是啊。”魏恂叹谓一声,顿了下道:

“不谈这个了。且说这个结丹之事吧……”

在魏恂的介绍中,陈平了解到结丹的几个条件。

所谓结丹,就是液态真元的固态化。

即筑基修士对自身真元的不断锤炼,进而在体内凝聚而成的最纯粹的真元精华。

“既然是真元凝丹,自然是真元越多越好。但这个真元量的提升,主要是筑基一层到筑基八层之间的事。等到进入筑基九层后,我等修士应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对真元形态转化之上……”魏恂继续道。

也就是说,筑基九层之前,且不要说习修诸如炼体术之类的增加真元的法术,单单是每一层境界的增加,就能增加大量的真元。

这一点和灵力储备是一样的。

等到进入筑基九层之后,境界的提升将不再增加丹田中真元的储备。

而是变为对真元状态的淬炼。

“真元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变,只能依靠功法的习修吗?是否还有其他的辅助方法?”陈平认真听后,问道。

“没有。”魏恂确切道:

“只有一遍一遍习修功法,才能让真元变得越来越凝固,这也是为何结丹会如此之难的缘故。”

“但既然金丹是元婴的前一阶段,元神的强大对真元的凝固以及后面的化形结丹都是非常有促进价值的,因此很多修士在进入筑基九层之后,都会将炼神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修行……”

当修士到达元婴期时,元婴是元神以金丹为基础,聚集而化婴。

如果说元婴期的元神是婴儿。

那么筑基期,结丹过程就是为元神形成受精卵或胚胎都提供温床。

既然如此,结丹当然和元神息息相关。

“用元神辅助结丹,每个修士有每个修士自己的感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单从老夫来说,老夫习惯于识念内观,以元神观真元,并以元神为驱动力,去搅动液态真元,加速其凝固……”

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元神越强大。

驱动力越强。

真元凝固的速度越快。

结丹过程元神的辅助价值也就越大。

等到真元凝固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要开始尝试大感悟。

所谓‘大感悟’,是相对于练气九层晋升筑基时之前的‘小感悟’而言。

即寻求得到心境上的某种玄而又玄的顿悟,一旦实现这种顿悟,才可以开始结丹。

“什么时候尝试大感悟最为合适?”陈平对这些疑惑孜孜不倦。

魏恂想了想,道:

“如果说筑基九层的修行是一百丈的路程,当你跑了五十丈之时,便可以开始尝试大感悟了。”

“感悟和真元固化是同时进行的,或者说真元固化的过程本身就会提供修士不少感悟。”

这一点倒是和‘小感悟’很是不同。

小感悟是要在练气九层跑满一百丈全程之后,才去尝试的。

“魏掌门对大感悟可有心得之谈?不知是否方便告知?”陈平本着能多了解一些就多了解一些的心态求问。

这些前人的经验,弥足珍贵。

魏恂笑道:

“哪有什么不能告知的?只不过大道三千,虽然我等走的方向一样,但每个修士走的方式却各式各样,不尽相同。老夫这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

“大感悟,最好的方式即云游。”

所谓大感悟,便是让自己与天地间产生共鸣。

明大道,知小道。

这都是修行的必经之路,大道小道互相通达,这即是天人合一之道。

而无论是明大道,还是知小道,都离不开对天地法则的感悟和理解。

小到哪怕是一花一草的成长又衰败;潮起又潮落;一群小蚂蚁吞噬庞然大物等等。

大到天崩地裂;高阶修士的战斗、坐化;岁月的变化和人性的演变等等。

这一点也与‘小感悟’不同。

小感悟更多的是与自己较劲,因此待在静室里打坐修行就行。

但大感悟,需要投身到天地间。

“……这便是司马道友外出云游的缘故。”魏恂补充道。

陈平点点头,继续问:

“然后呢,若能侥幸大感悟,又如何将凝膏状的真元结为金丹?”

魏恂喝了一口灵茶,笑道:

“这一点老夫就不多言了,结丹的方式很多,较为复杂。陈峰主去藏金阁兑换一本结丹籍册,可以了解更为全面一些。”

“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对于正道结丹,一粒金丹是非常有必要的。再者则是倘若不想自己的潜力在金丹或元婴期大打折扣,收集五行之液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