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万能肉酱(第2/3页)

这些话,她虽然没有宣之于口,但却被苏心禾听得清清楚楚。

苏心禾前世是个小有名气的美食博主,穿越到宣朝之时,不过三岁,因为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所以从七岁起,她便主动跟着父亲苏志学起了掌厨。

后来,苏心禾惊讶地发现,只要有人刚刚吃下自己烹饪的食物,她便能听见对方心里的声音。

苏心禾自然不敢把这秘密告诉旁人,故而听到青梅的担忧,也只能侧面安慰,“无论那侯府如何,总不会短了咱们吃穿,我们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明白么?”

青梅听了这话,心中郁结也解开了几分,“嗯,小姐到哪里,青梅就到哪里,青梅不会让旁人欺负小姐的!”

苏心禾笑笑,“好了,你去忙吧。”

青梅听话地转身离去,可才走出几步,她又忍不住回过头来,看了一眼灶上的铁锅。

苏心禾有些好笑,道:“别着急,这肉酱是做了带在路上吃的。”

青梅闹了个大红脸,“奴婢、奴婢去清点聘礼了!”

说完,青梅便一溜烟地跑了。

苏心禾拿起大圆勺,轻轻搅着热腾腾的肉酱,勺子在铁锅里划出一道道圆弧,很快又被蜂拥而至的肉酱添平,这画面让人惬意之极。

肉香萦绕在伙房之中,久久不散,历经漫长的熬煮后,留下的都是精华。

苏心禾手中圆勺一勾,便舀起一大勺肉酱,倒进了罐子里,一来一回,共填满了三个肉酱罐子。

到了最后,她小心翼翼地将肉酱罐子封好,一齐带回了云苑。

“禾儿。”

苏心禾才到云苑门口,便听得一声呼唤,她下意识回过头来,却见自己的父亲立在廊上,正笑着同她招手。

苏心禾将肉酱罐子交给青梅,便快步向苏志走去,“爹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苏志笑着捋了捋胡须,道:“女儿都要出嫁了,当爹的哪能日日待在酒楼里呢。”

一旁的管家也忍不住笑道:“是啊,小姐,如今老爷整日里都想着您的婚事,恨不得送您上京城呢!”

这话一出口,苏志的面色却顿了下,他只道:“禾儿,你跟爹过来。”

苏心禾听话地点点头,便随着苏志到了书房。

苏府的书房很不一般,里面收藏的大多是历年的烹饪秘籍和各地的美食良方,苏心禾小时候最喜欢待在这里,只要在书里看到了感兴趣的食物,便要立即去伙房里试验,苏志本就是厨子出身,所以对苏心禾行庖厨之事,也十分支持。

直到两年前,收到了平南侯府的婚书,他才犯了难。

平南侯掌管着宣朝三分之一的兵马,地位之显赫可想而知,平南侯世子李承允,亦是年少成名,人中翘楚,但堂堂平南侯世子,为何会对一位厨子的女儿下聘?

这便要从十四年前的一桩旧事说起了。

十四年前,大宣与邑南族交战,平南侯领兵路过临州之时,中了邑南族的埋伏,上万名士兵被围困在城中,前线战事胶着,粮草又逐渐消耗殆尽,无奈之下,平南侯便开始在城中征粮。

起初,当地官府和百姓还有余粮能供给军队,但到了半月之后,城中便闹起了饥荒。

平南侯身经百战,知道这样下去只有两种选择——

第一,便是等待王军驰援,但王军当时被背面的鞑族拖着,从北到南少说也得十日之久,到了那时,城中定然饿殍遍地,惨不忍睹。

第二自不必说,便是打开城门,缴械投降,但平南军乃是大宣的脊梁,若是折断脊梁,大宣的国运何以为继?

平南侯进退维谷,几乎愁得一夜白了头。

就在穷途末路之时,一名男子前来求见平南侯,称自己有办法解临州之困。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苏志。

说来也巧,苏志虽然是个厨子,却颇有经商头脑。

当时,他不但开设了一家苏记酒楼,还做起了米粮生意,两军交战之时,他恰好有一大批米粮运至城外,镖局因为害怕被敌军抢夺,就及时藏了起来。

因为城门封闭,苏志便与镖局断了联系,多日之后才收到镖局的飞鸽传书,得知了米粮就在城外,距他们不过半日的脚程。

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平南侯当即便差人护送苏志出城取粮。

经过一番周密的部署,一队将士掩护苏志杀出重围,但邑南骑兵哪里会轻易放过他们?将军韩忠带着苏志边跑边躲,足足两日过去,确定甩掉了追兵,才到了约定地点取粮。

取粮之后的下一个难题,便是要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送粮食入城。

于是平南侯在城内,韩忠将军在城外,两人上演了一出声东击西,这才让苏志瞧准了时机,指挥士兵们将粮食送入了临州城。

平南侯靠着这一批米粮,又强撑了一段时日,终于等到了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