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回京!!!(第2/3页)

所以在他看来,这个速度一点都不快,甚至很慢了。

左勇顿时无言以对。

“这次是几方联合行动,后续如果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咨询尚海,或者京城那边,就这样吧,我先走了。”

李卫东没有再耽搁下去,要不然赶不上火车,难道让他坐飞机回去?

一想到上次的体验,他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

实际上,这次孟冬青之所以选择坐火车长途跋涉回去,最主要的原因并非特鲁次,而是李卫东。

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卫东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级别。

就连孟冬青也不得不为李卫东的安全着想。

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同意让特战小队跟随,目的还是为了保护李卫东。

在没有至关重要,十万火急的事情时,肯定还是选择坐火车更安全些。

火车启动前,李卫东在孟从伟的带领下,堪堪登上。

然后就被领到一个软卧车厢。

按照级别,李卫东是没有资格乘坐软卧车厢的,但这次涉及到特鲁次这种外宾,以及重要任务,所以孟冬青直接开了三个软卧包厢。

每个包厢可以住四个人,虽然也有三人,两人的,但明显不适合他们。

特鲁次,郝三雷,孟冬青,以及李卫东住一个软卧包厢。

徐远山跟另外三位专家住一个包厢。

孟从伟五人住一个包厢,不过对他们来说,包厢的意义不大,上了火车后便分出两人在两端警戒。

软卧包厢门口,还得时刻有人盯着。

这也是他们作为‘安保’人员的职责。

那个软卧包厢,顶多是轮流休息一下,也可以将李卫东乘坐的那个包厢夹在中间。

防止隔墙有耳。

“处长,路上老乡的驴车坏了,所以耽误了点时间。”

李卫东进入包厢便对着孟冬青承认错误。

谁让他离开前还去办‘私事’,甚至差一点就迟到了。

就算孟冬青当众训斥他一顿都是轻的。

“小李秘书这不是没迟到吗?时间刚刚好,赶紧坐下休息,瞧你这一头的汗。”

郝三雷立即打圆场。

自从跟这位小李秘书拉近关系,他明显感觉冷面孟处长对他的态度好了不少,心知肚明后,哪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现在他可以肯定,这位小李秘书一定来历非凡,跟着孟冬青来这边是为了锻炼。

恐怕就连孟冬青的严厉,也是不得已,为了李卫东好。

“坐吧,跟你老乡告别完了?”

孟冬青这才对着李卫东点点头。

“嗯,她托我带封信回去。”

李卫东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封货真价实的,由冉秋叶写的信。

信封上的字迹娟秀工整。

随后,李卫东找到自己的包,将信塞到里面。

两人一问一答,看似再正常不过,但实际上,唯有两人清楚问的是什么,答的又是什么。

听到李卫东的回答后,孟冬青表情稍缓。

而郝三雷感受到孟冬青对李卫东的关心,越发肯定了心中所想。

拉拢李卫东的策略果然正确,比直接找孟冬青说情来的更好。

李卫东刚刚坐稳,伴随着刺耳的汽笛,火车猛地一颤,开始缓缓起步。

透过窗户,李卫东看到站台上那些依依不舍的送别。

特鲁次似乎被感动,拿起相机,对着窗外拍摄起来。

至少此刻,他并不是在装模作样,用来掩饰自己。

火车驶离车站,经过很长时间才把速度提起来,就算这样,也不过才七八十公里的样子。

像后世开车,稍稍踩下油门,就能超过这个速度。

更别提跟高铁动车动辄两三百公里的时速相比。

就算如此,火车也是现如今,乃至接下来三十年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连接着天南地北。

先前,李卫东走站台走过的时候,也看到过普通车厢里的情况,里面被塞满满的,别说坐票,能够站着都算好的了。

除了人之外,大包小包的行李,占据的位置要更多。

甚至很多人连锅碗瓢盆都带上,这明显是他们吃饭的家伙。

从兰市离开的,大多数都是来援建的人,虽然有人选择了留下,扎根在这里,但也有不少回去的。

对于软卧包厢而言,回去的路途相对比较安静,这一路上,也显得风平浪静,没有出什么事情。

沿途所过,有人看到的是贫穷落后,有人看到的是激昂向上。

而特鲁次,无疑是前者。

他‘动情’的对郝三雷表示,等谈判的时候,一定多为中方争取利益。

这让郝三雷激动的差点拉着特鲁次拜把子。

不过李卫东却很清楚,特鲁次的话,一句真的都没有,他的真实情绪的鄙夷,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