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古怪照相馆!(第2/2页)

陈萍忍不住问道。

她现在恨不能立即看到自己照的照片,哪有耐心等待三天。

“我们这里要统一清洗照片,昨天刚刚洗过,你想拿照片只能等三天以后。”

老师傅一边说着,一边不着痕迹的扫过李卫东。

而这个时候,李卫东假装打量这家照相馆。

墙上也挂着不少照片,其中有几张带着明显的城市特色,而且照片下面还有一行小字:1951-3-10——黄浦江。

“师傅,这张照片是谁拍的?”

李卫东指着那张照片问道。

“这张啊,是以前东家照的,我们这家照相馆有些年头了,九年前从尚海迁到这边,不过自从联营后,东家就回尚海了。”

那名老师傅漫不经心的说道。

“为什么要迁到这里来?”

李卫东好奇的问道。

“东家的决定,我们这些当伙计的就不清楚了。”

老师傅摇摇头。

“这样啊。”

李卫东没有继续追问。

刚刚几个问题,他基本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首先,对方一直对他充满警惕。

其次,言语间对于自己曾经的东家没有半点敬意不说,那种漠然,仿佛在说一个不存在的人。

如果再加上自己进来后,对方盯着自己脖子上挂着的相机流露出来的异样,基本可以断定,眼前这个人,有问题。

李卫东也不知道该说自己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

碰到冉秋叶不说,来洗个照片,竟然又遇到了特鲁次的‘同伙’。

没错,就是特鲁次的‘同伙’。

李卫东可以确定的是,对方一定见过自己脖子上挂着的相机,并且知道相机的主人是谁。

要仅仅只是这样,其实还没什么,因为是特鲁次不可能携带太多的胶卷来,所以势必会在本地买,恰好在这个照相馆也没什么。

所以,对方见过特鲁次,认识这台相机,完全能解释得通。

这个相机的牌子叫徕卡,哪怕李卫东是个外行人也知道这款传世相机的稀有程度。

在国内,尤其是兰市,估计也就只有这么一台徕卡相机。

对方一开始的情绪或许可以用他偷了特鲁次的相机来解释。

但随后,当李卫东不断试探,对方的反应就有些古怪了。

并且,对方如果真的认为是他偷了特鲁次的相机,完全可以质问他相机是哪里来的,在这照相馆里,可不仅仅只有一个伙计,门口的大路上更是人来人往。

吆喝一声抓小偷,估计能站出半条街的人来。

但偏偏,对方没有这么做,而是故意假装没有认出这台相机来。

而且什么洗照片需要三天,估计也是个幌子。

要是特鲁次没有问题,李卫东也不会多想,偏偏,自己这边早就锁定了对方。

还有一点,这家照相馆是九年前从尚海迁来的。

正常情况下,谁会大老远把照相馆迁到这个地方?

要知道,九年前这里可没有现在的规模,跟尚海比,更是穷乡僻壤。

但问题是,就在十年前,国内刚刚通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把多项重点工程放到了这边,真正开启了大建设,兰市的地位,一下子凸显出来。

也就是说,在这个计划的第二年,这家照相馆就从尚海迁到了这里。

这是疑点吗?

正常来说,肯定不算,但李卫东刚刚从对方的口中知道,对方也不知道照相馆的东家为什么会迁到这里,可能吗?

再一个,联营后,照相馆以前的东家竟然又跑回尚海了?

是因为在这里待的不习惯?

还是说,这个所谓的东家,压根就是个傀儡?

最后再加上对方的反应,李卫东完全可以断定,这家照相馆问题很大。

而眼前这个老师傅,也是早早就埋在这里的一条线,直至特鲁次来这边,才将对方激活,开始了联系。

那么,问题来了。

特鲁次拍摄的那些照片,真的没有流传出去?

毕竟他肯定借着买胶卷,或者冲洗照片的化学物品来过这里不止一次,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将那些照片的底片给对方,然后由对方再送到尚海那边。

如此一来,回到尚海那边的东家,就成了连接这两边的一个点。

对方作为联营前的东家,偶尔回来看看照相馆,然后带点胶卷,或者照片回去,不算什么吧?

从这边直接把东西送到国外肯定很难,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但如果是从尚海那边送出国呢?

恐怕,真的很容易。

想明白这点,李卫东心中不禁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