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追查之混入(第2/4页)

甚至,张勤华觉得,如果自己真的能弄到那些图纸,到时候用功臣的身份回来也不是不行。

如果弄不到,那就干脆不回来了。

至于保证书这玩意,既然是他提出来的,自然有办法解决。

总之,在张勤华看来,自己的计划可进可退。

随后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张勤华意外发现,罗蒙洛科夫被关押,竟然跟李卫东有关。

新仇旧恨下。

他立即推动了这件事情,决定以此为契机。

然后才有了林振武的默认,并推波助澜。

原本这一切计划顺利,张勤华‘弄’到了轧钢厂,也就是罗蒙洛科夫被关押的内幕,并且假装被对方收买,慢慢取得了对方的信任。

而下一步,就是张勤华弄到那份从罗蒙洛科夫手里得到的工艺资料,彻底取得对方的信任,并且在对方的帮助下,完成至关重要的一步,离巢。

在那位QT研究所副所长的看来,什么热锻工艺,并且已经好几个钢铁厂都已经开始准备生产了,等于说自家已经全面掌握。

再加上,东西本就是人家罗蒙洛科夫搞出来的,自家用用就行了,就算还给人家也没什么关系。

毕竟当年人家还帮助了自己。

这叫‘投桃报李’。

再加上,还有更重要的目的,所以一开始,他的打算是拿出真的,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是林振武,悄悄给换成了假的。

单纯从这点来看,对方竟然只是被撤职,送去农场劳动改造,处罚实在太轻了。

这种行为应该直接枪毙才对。

而之所以会处罚减轻,估计也是因为未遂这两个字,如此算的话,还是林振武救了他一命。

当然,这里面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李卫东就不清楚了。

甚至,他李卫东这个名字,都未必入人家的眼睛。

想来更多的还是因为张勤华跟他有仇,私心作祟,要趁机报复他。

对方唯独没想到的恐怕就是,好好的计划刚刚进展到最关键的地步,张勤华就被人给灭了口,那份工艺资料也消失不见。

这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发生。

李卫东面无表情的看完,心中没有半点波澜。

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加上一个保卫科的科长,以及别有用心的张勤华,这三个非专业的人凑一块,搞出来的计划,在李卫东看来,无疑漏洞百出。

哪怕有林振武在幕后为其查漏补缺,也是如此。

就算张勤华真的去了那边,最终得到图纸的可能性也不到百分之一。

甚至从一开始,张勤华为的都只是保命。

并企图东山再起。

随后,李卫东又开始查看张勤华死在宾馆时的场景,因为他的身份缘故,林振武第一时间就让人拍照,随后请法医进行验尸,查明张勤华死亡的原因,并详细检查了宾馆。

照片上,张勤华趴在桌子上,在他的脖子左侧,有一个伤口。

但是,在伤口附近的颜色却有些怪异。

或者说,那些血的颜色,有些不对劲。

随后,李卫东又看向死亡报告,上面清晰的记录着,张勤华左侧脖子被钢笔贯穿,颜色之所以怪异,是因为掺入了黑色墨水。

也就是说,杀死张勤华的,是一只钢笔,而且还是经常使用的钢笔。

可是光凭这点,就想抓到凶手根本就不可能。

而现场,也就是张勤华居住的房间里,除了他的一些生活物品外,并没有其他发现。

张勤华住的是宾馆,不过这年头基本都叫旅社,跟招待所还不一样。

招待所一般对内,而旅社,只要有介绍信,基本都可以入住。

所以人员相对来说,要更杂一些。

张勤华入住这边已经有一段时间,关键是这里离着使馆区比较近。

当初李卫东抓罗蒙洛科夫的时候,对方这些专家就经常在使馆区聚会。

而张勤华被杀死的那天晚上,正是对方约定聚会的日子。

这种日子基本是固定的,每个月都有那么两次,到了日期,只要是那边的专家,有兴趣的可以过去,喝喝酒,跳跳舞。

如果有人带领,像张勤华这样的外人,也是可以去参加的。

根据旅社工作人员的回忆,那天晚上,张勤华先是西装革履的离开,在晚上九点多,才回来。

也就是说,张勤华去聚会的目的,就是跟人接头。

而跟他接头之人的身份,其实在资料里也有记载,名叫尼古拉克。

但对方却有充分不在场的证明,那天晚上,不少人都看到他喝到凌晨,并喝的酩酊大醉。

在李卫东看来,对方这种做法并不算高明,对方压根就不用亲自去找张勤华,只要知道张勤华在哪,约定好,然后再派人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