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支援建设?(第2/2页)

大家不妨说说,这件事情怎么样?能不能做?”

赵海峰把这次将众人叫来的目的说了一遍。

顿时,李卫东三人便朝着李庆峰看去。

对方顿时坐直,挺直胸膛,脸上还带着一股傲然。

就算让他管最难最累的工作,又怎么样?

不就是想看他的笑话吗?

他偏不。

恰好,前两天他去集市买东西的时候,一个乡下来的小老头正在卖王八,闲聊的时候,他听到对方抱怨村里没有活,都闲着,他是快吃不上饭了,所以只能去河里摸两只王八,拿到城里卖。

李庆峰听到这些抱怨,本能的回了一句:你们可以去找活啊。

对方反问他:一帮庄稼汉,除了有把子力气,会翻土种地,还能干什么?而且能去哪找活?

听到对方的话,李庆峰心中一动。

他接管土地开垦的工作后,就仔细研究过,发现想完成赵海峰交代的目标,几乎不可能。

正犯愁呢。

这不是现成的劳动力吗?

随后,他旁敲侧击,问对方,如果他需要开垦一块土地,能不能请对方村里的人去帮忙,需不需要工钱之类的。

对方一听,就急忙抓住他,说什么不要工钱,只要一天管两顿饭就可以了。

甚至对方村里可以出两三百号劳力,全都是种地能手,开垦土地也不在话下。

李庆峰估摸了一下,觉得如果增加两三百人,哪怕只帮忙干一个月,就能完成开垦任务目标。

农场这边唯一需要拿出来的就是粮食。

李庆峰觉得这笔‘买卖’完全可以做得。

所以第二天就急急的来找赵海峰,但对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因为当时李庆峰已经知道李卫东缺粮食,跟教导员以及王宏伟商量后,决定挤出三千斤粮食支援李卫东。

这种情况下,李庆峰跑来说需要粮食,找人帮忙开垦土地,他能同意才怪呢。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

今天李卫东回来,从王宏伟那边知道他的心意后,就跑来谢过他了。

知道李卫东这边不需要后,赵海峰就琢磨起来,是不是可以采取李庆峰的计划?

先前因为从其它农场要人,这会那些农场防他像防贼一样,就算他想借人,人家也不会借给他了。

生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更何况,人家别的农场也有活,不可能全部支援第六农场。

所以,李庆峰的主意,就有了尝试的可能。

毕竟,赵海峰一心都想加快农场的建设,就算稍微出点格,也能接受。

但农场不是他的一言堂,也得商量着来。

尤其是,一天管对方两顿饭,就算加点别的东西,那一个人一天最少也得七八两粮食。

按照两百人算,一天就得一百五十斤。

先前他们算计了再算计,才挤出三千斤,也就是说,只能顶半个月。

毕竟监狱那边是按照人头来分配给他们粮食的,每个月都有定量。

他们找外人帮忙,监狱那边肯定不会承认,也不会出这份粮食,更没有这个先例。

要知道,建设农场的主要目的是让那些犯人劳动,进行改造的。

而不是专门为了种粮食。

不能本末倒置。

所以,这些粮食只能由第六农场自己出。

“请人来帮我们开垦土地,这合适吗?”

王宏伟虽然不愿意当出头鸟,但这会李卫东神游物外,仿佛什么都没听到。

而教导员,更是一副你们的工作你们自己商量,跟我没关系的架势。

至于李庆峰,李副队长,则是提出这个计划的人。

所以,数来数去,也只有王宏伟站出来。

想到这里,他就心里苦。

想当初,在原来的农场,他才是那个笑眯眯的端着茶杯看戏的人。

结果到了第六农场,却变成了冲锋陷阵的大将。

让他到哪说理去?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们不依不靠,自食其力,目的也只是为了建设农场,没有半点私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甚至还支援了农村那些闲赋在家的人,这种帮扶帮助的精神,是应该值得鼓励的。”

李庆峰不愧是搞宣传出身,说的话紧扣精神。

愣是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毕竟,支援建设,本就是当下的主流。

但实际上,这是雇农。

在场的人没有一个傻子,所以心里都很清楚这点。

王宏伟左右看了看,心一横,干脆也不说话了。

反正他是不打算掺和这种事情。

赵海峰正等着他跟李庆峰好好辩论一番,没想到,才说了一句,就直接萎了。

这怎么能行?

所以,他又看向李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