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两万斤粮食!(第2/2页)

“当然可以,这次我会好好整理一下,一起交给参加培训的人,另外,您知道特种作战吗?”

“你指的是那支特种纵队?有点了解。”

胡敬诚点点头。

“不,我说的是适合城内,适合咱们公安的特种作战,我这次对审讯情报组的培训,目的就是想要试验这种可能性,甚至等将来时机成熟,我建议咱们公安可以成立专门的部门,比如叫特公,咳咳,应该叫特警才对,特种警察。”

李卫东抛出最后的杀手锏!

从一开始,他的依仗就是这个。

“特种警察?特警?专门用来搞情报,审讯犯人的吗?”

胡敬诚不解的问道。

“不,特警的职责是特种对抗,反特行动,解救人质,清除危险,高强效,高精准的对敌人进行打击。我给您打个比方,如果城内有敌人进行破坏,绑架了一些群众,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不答应就拉着群众一起共归于尽,这个时候,咱们应该怎么做?

最好的办法是派出狙击手,也就是神枪手,隐藏在暗处,然后伺机将敌人一枪击毙。

或者,由身手强劲的人,悄悄潜入里面,对敌人一击必杀。

这样才能最快,最迅速,最安全的解救群众。

而且,一些敌人穷凶极恶,手里又有武器,如果发现这一类的敌人,咱们普通公安上去,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伤亡,甚至还会被对方给逃掉,带来更大的破坏。

可如果咱们组建了特警,把这些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精锐派出去,岂不是可以轻易的消灭敌人?

更关键的是,特警的存在,对敌人也是一种威慑。

这便是特警存在的必要性跟意义所在。”

“特警,特种作战?”

胡敬诚再也坐不住了。

他从椅子上起身,在屋内走了一趟又一趟,脑海中全都是李卫东刚刚描述的画面。

有一点他可以肯定,这个观点在公安内部,还从未被人提起过。

也就是说,完全是李卫东‘首创’。

尽管目前来说,想要达到李卫东说的那种情形,还有不少困难,可至少,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尤其是公安创建没多少年,很多事情也都在摸索着进行。

“你确定能达到你刚刚说的?”

胡敬诚转了几圈后,死死盯着李卫东。

“肯定可以,要不咱们一个月后来场解救人质的演习,看看效果如何?”

李卫东信誓旦旦的说道。

尽管一个月的时间很短暂,可很多东西差的只是一层窗户纸,只要捅破了,就算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也能见到成效。

“好,我给你三十个人,一个月两万斤粮食,但到时候我要看到你说的演习,你敢不敢应下?”

胡敬诚再度加大了筹码。

“可以,不过人员挑选,还有所有的训练,都得我说的算。”

李卫东大喜。

原本弄到一万两千斤粮食,虽然勉强也够,但不可能敞开了吃。

可要是两万斤,那后面就再也不用为粮食操心了。

“行,一会我让陈侠陪你选人,后面的工作,就由他跟你对接吧。”

胡敬诚这会也由着李卫东。

一个月的时间而已,他等得起。

至于那两万斤粮食,虽然有点麻烦,但为了看到特警的可行性,砸锅卖铁也得支持。

很快,李卫东就见到了陈侠,在知道李卫东要做的事情后,他愣了好一阵。

随即便自告奋勇,想要当第一支特警的队长,也要跟着去训练。

对此,胡敬诚没有意见,李卫东就更不会有了。

两人约定好,由陈侠先挑选出一批人,然后再由李卫东二次挑选。

在陈侠迫不及待的去选人时,李卫东也找到了处理余增宝案子的那两人,问清楚了始末。

然后才骑着自行车,心满意足的返回监狱。

这趟出来,不但把教官的人选解决,顺便还从十一局弄到了两万斤粮食。

更重要的是,那支即将到来三十人小队。

李卫东相信,陈侠肯定会优中选优,不仅仅从局里选拔,说不定还会从下面派出所调人,一切只为了要最好的。

等这支小队训练好了,不仅仅是对十一局有重要的意义。

今后李卫东如果执行任务,也可以借调这支小队。

好歹他也是个创始人,兼总教官的身份吧?

而且,弄好了,说不定又是个一等功。

所以,李卫东对此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