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破案,找到孙红梅!(第2/3页)

所以,仅仅只是犹豫了几秒钟,她便决定听从姚安国的话。

到了孙红梅去银行取钱的那天,一番遮掩的徐丽丽特意在银行门口跟其巧遇。

因为姚安国的缘故,徐丽丽虽然跟孙红梅不是很熟,但也是认识的。

当时,徐丽丽借口让孙红梅帮忙带点衣服给关在监狱里的姚安国,后者想到以前跟姚安国关系不错,对方如今落难,她要是避之不及,难免会显得冷漠无情。

况且只是帮忙带几件厚点的衣服,这对她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难事。

所以,稍稍犹豫,她便答应下来。

不是孙红梅没点警惕心,而是这么多趟下来,从没出过意外,她的心也早就放宽了。

更何况,徐丽丽还只是个女人。

一个惨遭不幸的女人。

当徐丽丽滴下两滴泪水,孙红梅的同情心也随之泛滥。

随后,她便跟徐丽丽回到家中。

因为没有走原来的路线,所以随后公安在沿着那条路线询问的时候,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发现。

至于银行门口,人来人往,两个女人,又不是什么外国人,也就没什么稀奇的。

等徐丽丽引诱着孙红梅跨过家门,进了里屋,早就埋伏好的,徐丽丽的公公,也就是姚安国的父亲,便从后面偷袭,直接降孙红梅打晕。

而他一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人,之所以愿意跟儿媳妇合谋,谋财害命,也是徐丽丽的劝说。

或者说是威胁!

姚父因为儿子被抓,大受打击。

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只能振作起来。

恰在这个时候,儿媳妇找到他,把那谋财害命的计划告诉他。

当时,姚父第一反应就是狠狠扇儿媳妇一耳光。

但随后,当儿媳妇说出,他如果不做,自己就带着儿子回娘家,让他姚家断子绝孙后。

姚父颤颤巍巍的,瞬间像是苍老了十几岁。

经过一夜的反复挣扎,他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件事情。

因为儿媳妇跟他保证,只要拿到那笔钱,就会留在家里,好好照顾孩子,孝敬他们二老,等姚安国出狱。

于是当天,他故意让姚母带着孩子出去。

等儿媳妇带着孙红梅到来后,他满脸狰狞的下了手。

其实,一开始孙红梅并没有死。

但当他看到儿媳妇从孙红梅的包里掏出一扎又一扎的大团结时,那颗心,生生硬了起来。

在孙红梅昏迷之际,他用双手死死掐住对方的脖子,直至对方彻底咽气。

随后,两人合力将院子里用来磨粮食磨盘掀开,露出下面的空间。

这种磨盘下面基本都有支座,大多都是用砖头垒起来的,不过为了节省砖头,里面往往都是空的,农村不少人家都会在磨盘下面开个洞,当狗窝。

姚家没有养狗,那里面的空间藏一个人绝对没有问题。

甚至为了以防万一,在将孙红梅塞进去后,他们还用水泥浇灌起来。

在他们看来,如此便是万无一失了。

也不用担心以后尸体腐烂,散发出臭味来。

两人不是没想过将孙红梅的尸体转移到城外,但目标太大,容易暴露,只能藏在家中。

而徐丽丽也按照一开始姚安国的吩咐,在杀人灭口后,将她的自行车骑到城外,找个远远的地方丢掉。

并且还让其穿上孙红梅的鞋子,故意留下脚印。

如此就造成了,孙红梅携款逃跑的假象。

这个计划不敢说天衣无缝,但以目前的查案手段,又没有天眼这种利器,瞒天过海的可能性很大。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被关在监狱里的姚安国,才是‘真凶’。

就好比是灯下黑。

在思维惯性下,不但是姚安国直接被排除嫌疑,就连他的家人,也不会被怀疑。

如果没有李卫东锲而不舍,始终坚信是熟人作案,又因为一句不在场的证明,近乎直觉般想到姚安国,恐怕这件案子,也将彻底成为一桩悬案。

直至多年以后,才有可能破获。

而孙红梅,也大概率会被判定是携款潜逃。

因为对有些人来说,这个结果,反而是所有人都能够满意,并且接受的一个结果。

至于说将来?

谁又能管得了那么远?

到此,案子虽然算是破了,但李卫东却没有半点高兴,只觉得有些压抑。

不过比起他来,另外一个人却满心的郁闷,后悔。

那就是向天明。

什么叫行百里半九十?

说的就是他。

明明一开始坚信李卫东运势旺,怎么就昏了头,突然不相信了呢?

如果李卫东判断失误,没有找到孙红梅也就罢了。

一旦被他给找到了。

那岂不是到手的鸭子,又给飞了?